第11部分(第1/4 頁)
1964年紐約市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犯罪事件,該個事件促使當時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達利(John Darley)與拉丹(Bibb Latané)著手研究旁觀者的心態。
當時,達利剛在哈佛大學攻讀完心理學博士學位,而拉丹剛從密歇根大學畢業,並獲得了心理學博士學位。兩人皆非猶太人,也從未表示其研究助人行為的動機與納粹有關。然而在20世紀西方社會執著於探究納粹大屠殺的時代背景下,這項實驗結果卻廣為用以解釋這一事件。
達利
達利與拉丹兩人設計了一系列的研究,用以測試一般人在哪些情境中會漠視他人的求助,在哪些情境中會毫不猶豫地提供幫助。這個實驗表面上與米爾格拉姆的實驗相似,但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米爾格拉姆檢視人類對單一權威的服從心態,而達利與拉丹探討的則是:面對群體危機時,在沒有權威主導的情況下,個人會有何反應。
拉丹
美國世貿大樓被襲之後,我訂購了兩副防毒面具,女兒和我各一副,我先生認為我反應過度,不願跟我一般見識。這天是2001年9月26日,初秋時分,紐約世貿大樓剛剛倒塌,廢墟還在燃燒。我先生說:“我們應該重視真正急迫的問題,像是公民的自由越來越少、增兵派駐波斯灣等問題。”可是什麼才算真正的當務之急呢?美國當時的情勢混沌不明,發展趨勢難料。正因為這樣,我才訂購了防毒面具。當我訂購的面具終於郵寄來時,我看著眼前的防毒面具,也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反應過度。
然而,心理學家達利與拉丹,應該不會認為我的行為是過激的。心理學家馬勒(Susan Mahler)說:“達利與拉丹的研究結果顯示,一般人並不知道,處理潛在危機的最佳方法就是以謹慎態度去嘗試錯誤。”我拿起面具試戴,大小剛好,緊貼臉部。我拿著面具,把女兒叫過來試戴。她放聲大哭,不肯過來。看來要幫助別人還真不容易。
黑色星期五的血腥命案
1964年,心理學者達利與拉丹都還是助理教授,他們正努力爭取更高的學術地位。當時兩人並未想過要研究危機處理的行為模式,直到後來發生了一起重大事件。以下是事件的詳細描述,事件確實駭人聽聞,但更令人心寒不解的是,38位目擊者目睹事件過程,卻無人伸出援手。
時間是1964年3月13日星期五,黑色星期五。凌晨時分的紐約皇后區,涼爽潮溼,微風輕拂,空氣中還有些許融雪的氣味。在酒吧擔任經理的珍諾維斯下了夜班,正要回家。她28歲,身材纖瘦,面貌姣好,有一雙寶石般的綠眼睛。她一人獨居,當晚照例把車開進附近的停車場。她停好車,向公寓所在的大樓走去。時間是清晨3點。她一下車就發現遭人尾隨,隱約可見一名形跡可疑的男子。她便向右轉,走向街角的緊急報警電話。
珍諾維斯終究沒能走到緊急電話。名叫莫斯里的男子拿刀朝珍諾維斯背部猛刺,她轉過身,腹部也中刀了。她渾身是血,大聲呼救:“救命呀!他拿刀刺我,誰來救救我!”案發地區住家密集,她一呼喊,燈光紛紛亮起。事後莫斯里受審時說,他看到燈光亮起,但他認為“這些人不會下樓”。情況真是如此,當時沒人下樓察看,只有人大喊:“放過那女孩。”莫斯里跑開,而身中數刀的珍諾維斯,勉強爬行到路邊,躺在一家書店門口。
珍諾維斯
公寓住戶的燈光熄滅了,街道又恢復寂靜。莫斯里走回他的車,發現四周安靜下來,燈光也暗了,於是決定回頭完成他要做的事。首先他開啟車門,換了頂帽子,接著又潛行回到街上,找到蜷縮在地上、渾身是血的珍諾維斯,繼續朝她猛砍,幾乎把她的脖子和陰道割裂。珍諾維斯再度尖叫呼救,幾分鐘後,住家燈光再度亮起。黃色的光點儘管就在眼前,卻顯得遙不可及。莫斯里再度退卻,珍諾維斯則設法爬進所住的公寓大樓裡。幾分鐘後,莫斯里又找到她,再度逞兇施暴。她先大聲呼救,但不久之後只能發出微弱呻吟。莫斯里掀開她的裙子,割破她的內褲,發現她月經來了。然而,不管對方是生是死,他脫下褲子,露出生殖器,但卻無法勃起,於是他趴在受害者身上磨蹭,達到高潮。
這起案件前後持續超過35分鐘,從凌晨3點15分到3點50分,歹徒三度施暴,每次受害者都尖聲呼救,附近住戶應該都聽見了。儘管他們開燈察看,甚至目睹事件經過,卻沒有人伸出援手。總共38名證人隔著窗戶,眼睜睜看著一名女子身中多刀,飽受凌虐。罪行結束後,終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