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記憶上。這可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我們想請你花一分鐘去確認你的初始記憶。在你從自己的“陳舊記憶庫”仔細搜尋一番之後,請你把那個初始記憶的細節寫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什麼時候?有誰出現在那個記憶中?又有誰不在那個記憶中?哪些情節是清晰的?哪些情節遺漏了?又有哪些情節是朦朧的?當你把過去的經歷鮮明地帶回到腦海中之後,請將注意力轉向你對它的想法上,尤其是圍繞那些想法而引發的感受。請耐心點,那些細節很可能會自己浮現出來。一旦你對重新抓住的初始記憶覺得滿意了,那麼請你繼續閱讀下去。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一個人的初始記憶是瞭解他人生的一個視窗。阿德勒在諮詢會談的最初階段經常詢問病人的初始記憶,藉此理解他們的現狀。假如一個焦慮病人的初始記憶是被媽媽遺棄在孤兒院,或者是關於媽媽從產科醫院回到家中給他帶來一個新出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那麼,阿德勒對這個病人當前的焦慮會因其初始記憶的不同而給出不同的解釋。當阿德勒無法透過確鑿證據認可或否定這些記憶時,他也不是十分在意這些記憶的真實性。他認為,對於一件確實存在的事實,一個人所認為的真相往往比客觀的、事實上的真相更重要。對於阿德勒而言,過去是非常重要的,但它是基於當前的想法和感受而對過去事件的再解釋,即一種重構。換句話說,你的過去可以影響你現在的想法、感受和行為,並且這些現在的想法、感受和行為反過來又改變了你過去的記憶。
你的初始記憶能揭示出哪些東西?在哪些方面你和記憶中年少時的自己仍有相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你可以請參加晚宴的賓客講述他們的初始記憶。當全部賓客講述完之後,和他們分享一下阿德勒的理論,然後再揭示每個人的初始記憶同現在的自我有著怎樣的聯絡。當我們這樣做時,朋友們往往會發掘辨認出一些連講述者自己都未曾注意過的關聯和意義。當然,對於這個遊戲的答案毫無對錯之分,甚至你所謂的一些記憶很有可能根本從未發生過,正如我們接下來會看到的那樣。
記憶中的過去就是真實的過去嗎
我最初的記憶是我3歲的時候,和爸爸坐在舊沙發上一起看電視劇《警察和小偷》。有一個追趕場面,一個壞傢伙被逼到一個鐵皮倉庫的房頂上。他拒不投降,於是跳到了一條小巷的一堆紙板箱和垃圾上。一個優雅的墜落後,他從紙板箱堆裡滾了出來,逃脫了警察的追捕。
一看到這個壞傢伙的特技表演,我就站到沙發的坐墊上,向空中一個猛躍,以肚子先著地的一個完美動作墜落到堅硬的地板上。落地時(我身體受到)的突然震擊,並不像電視中看起來那麼有趣,而且我記得當時我還在想:這一跳沒有像我想象中跳得那樣好。爸爸證實了我的這個記憶,他還記得當時正等著聽我跳後的大哭呢。相反,(他看著)我帶著迷惑而驚訝的表情,從地板上爬起來,靜靜地爬回沙發上,又繼續看電視。自從那時起,我就開始一直不斷地驗證我豐富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活的現實性。
——約翰·博伊德
許多人認為他們的記憶真實地記錄了過去所發生的一切,而且這些記憶是永久的。不幸的是,記憶確實是隨時間改變而改變的,但它們並不像儲存在硬碟中的錄影一樣,是對過去的客觀記錄。相反,記憶是可以重構的,而這種記憶重構受到當前的態度、信仰和可以得到的資訊的影響。這種可以重構的特性意味著我們今天的思想和感受將影響我們如何看待昨天。甚至某些微妙的影響,比如就過去“發生了什麼”的提問方式,都會嚴重地改變我們對“確實發生了什麼”的記憶。
伊麗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透過一個著名研究,展示了記憶的重構特性。實驗參與者被分為兩組,觀察一段兩輛小汽車相碰撞的交通事故錄影。¨ xuan shū wang¨研究者在向參與者詢問兩車速度時採取了不同的措詞。向第一組人提問時說:“兩車撞毀時,它們的速度大概是多少?”該組的回答是平均為每小時65公里。向另一組人提問時說:“兩車相碰時,它們的速度大概是多少?”這組人和第一組人所看到的明明是同一段場景,但他們的回答卻是平均每小時51公里。隨後,參與者們被問及是否看見了由於碰撞而產生的碎玻璃。儘管事實上不存在玻璃碎片,但問及“撞毀”的一組中回答“存在”的人數是問及“相碰”一組人的3倍。
很明顯,該研究的參與者們對事故未能儲存錄影帶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