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觀一項中得分在1的分數線中均為1。9分,因此我們對於過去沒有過強的消極態度。
積極的過去時間觀念一欄把在積極的過去時間觀念方面的高分者和低分者做比較。例如,低分者比高分者更容易煩躁。本書作者津巴多的得分是完美的5。0分,博伊德的得分也是近完美的4。8分。因此他們對過去有著相對較強的積極態度。
心理學家鮑勃·埃蒙斯(Bob Emmons)和邁克·麥卡洛(Mike Mccullough)發現,對過去的態度是形成感恩心理的關鍵,它使你對目前的生活感到滿意。他們和我們對於過去積極時間觀念的研究表明:對過去的積極態度與更多的快樂和健康是有關聯的(見表2—2)。
在研究中,麥卡洛和埃蒙斯將一個由200名學生組成的班級分成3組。第1組為感恩組,這個組被要求回想過去的一週並寫下5件他們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事情;第2組為爭論組,他們被要求寫下過去的一週裡發生的5次爭吵;第3組為客觀組,他們被要求寫下5件對他們過去一週裡的生活產生影響的事情。3個組要連續9周完成他們的任務。學生還要相應地記錄他們的心情和生理症狀(比如不嚴重的疾病),對社會支援的反應,花在鍛鍊上的時間和心理健康的整體狀況。當9周結束的時候,感恩組學生的快樂生活佔的比例比較大,也比另兩組有著更少的生理疾病,而且他們在身體鍛鍊上的時間比爭吵組更多。同樣,總體上他們有著更多的積極情緒。而且,感恩組的參與者對他們的生活更為滿意,並對即將來臨的一週有著更為樂觀的評價,與別人也有著更多的聯絡。除此之外,他們有更多的睡眠,而且起床後更加清醒。
表2—2 兩種對過去態度的測量
積極的回憶:在納粹集中營
當我們見到伊迪·埃格爾(Edie Eger)時,她快68歲了,但是她的身上仍然流露著對生活的愉悅感。她對斯坦福大學心理系的學生說,她讓變老成為一種樂趣。然而,當她重提1944年,也就是她16歲到達奧斯維辛(Auschwitz)集中營的記憶時,她的聲音變得沉重起來。
當她和家人從家鄉匈牙利乘坐的悶罐車裡下來時,囚犯被分成了兩列。臭名昭著的蒙哥醫生(Dr。Mengele)——傳說中的“死亡天使”,指了一下左邊的一列,伊迪就跟著媽媽走向這個隊。然後蒙哥又叫喊讓伊迪和她的妹妹去右邊的另一列。左邊的隊伍是為老弱傷殘準備的,右邊的隊通向勞役場,或許可以多活幾天。之後,伊迪站在隊裡問身邊的婦女什麼時候能看見媽媽,這位婦女指著從火爐裡冒出的煙說:“你看那兒,她在燒著,你以後最好不要再提她了。”伊迪對她的妹妹說靈魂是不會死的,她們再也沒有看過媽媽。
許多人會被這可怕的經歷折磨得垮掉,沒有人會因為這個責備他們,但伊迪不是。當她妹妹捱餓時,她會給妹妹講故事。她爬上牆並溜進守衛的院子裡去尋找食物,還沒找到就被一個守衛發現了。守衛有嚴格的命令,只要看見囚犯離開院子要當場射死,然而伊迪輕鬆逃過了。第二天,這個門衛問誰逃走了,她知道走出去會害了自己,然而如果她不走出去就會有人因此被牽連,所以伊迪勇敢走出去。門衛走近她說:“你一定餓了才去找東西吃吧。”說著,遞給她一塊麵包,並讓她回到隊伍中。後來也並沒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故事的結尾,伊迪面對整個班級問:“你們怎麼解釋這個?”
有一次,女囚犯們舉行了一個“最美的胸”比賽。一開始,這個比賽呈現出一種怪異的沉悶,但是伊迪利用了這次比賽。即使在她這個年紀,伊迪仍然很榮幸地贏得了這場比賽。
我們曾經參觀過一些集中營。我們看過兵營和毒氣室,而且我們有幸會見了從那些經歷中倖存下來的人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能體會這位婦人,曾經的那個女孩當時遭受的駭人聽聞的痛苦。那些事件是如此痛苦,以至於伊迪30年來沒有再向任何人透露。她的過去是痛苦的,然而她充分利用了它並且鼓勵其他人也那樣做:她留下了一份富有力量的遺囑——我們每一個人都得重新建立、重新解釋過去。作為一個心理治療師,她使那些生活中充滿各種各樣痛苦的人們能夠解脫並倖存下來。伊迪在心理課的最後對我們說:“我只為生活,不為死亡,儘管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
過去無法改變,但態度可以
你不能改變過去,但你可以改變對它的態度。在開始積極重建你的過去的行程之前,請先完成“我是誰”這個測試。這個測試由20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