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起義的領導核心,他的犧牲,無疑是對起義的一個重大打擊。
12日傍晚,葉挺、聶榮臻想看看各處戰況究竟如何。
他們來到總指揮部東南方的財政廳,登上院內的天台制高點,在夕陽西下的蒼茫暮色中,看到觀音山有大隊敵人已經繞過起義軍堅守的陣地,向總指揮部方向襲擊。
珠江以北市區,到處火光沖天,有些地方,顯然已進入巷戰。
總指揮部危在旦夕,起義軍危在旦夕!聶榮臻對葉挺說,老總,這個局面怎麼辦?葉挺說,不接受我的意見,我有什麼辦法!聶榮臻接著說,現在不能再堅持了,再堅持下去,只能是無謂的犧牲,必須馬上撤退,否則起義軍有被全部消滅的危險。
撤退的方向,你說的兩個去向中,去韶關太遠,還是去海陸豐好。
葉挺沒有吭聲,只是嘆息。
聶榮臻深知,葉挺是因為受了諾依曼的無理斥責,繼續進攻又是張太雷決定的,他不好表態了,但他是不反對撤退的。
聶榮臻趕到總指揮部時,在門口碰上了惲代英、陳鬱。
他們問,怎麼指揮部裡什麼人也沒有了?聶榮臻說,現在敵人四面向廣州市區進攻,事態嚴重,觀音山上的敵人來勢很猛,我們必須馬上撤退,我已經跟葉挺說過,他沒有表示反對。
總指揮部沒有人了,就由我們軍委來下達撤退命令,你們趕快離開吧。
說完,聶榮臻進入總指揮部,見確實沒有人。
以後他輾轉找到黃錦輝,兩人簡單商量了一下,確定下達命令,起義部隊都立即撤退,到黃花崗集中,然後經花縣去海陸豐。
聶榮臻去通知教導團,因為他不懂廣東話,又不熟悉市區交通,教導團比較集中,容易通知到。
黃錦輝去通知赤衛隊。
聶榮臻來到四標營教導團團部,找到了起義時被任命為教導團團長的李雲鵬。
告訴他把教導團集中起來,到黃花崗集中後,經花縣向海陸豐撤退。
下達完命令,聶榮臻由四標營往八旗會館方向走,因為那裡還有葉劍英。
一路上,碰到了起義部隊,他就通知他們撤退。
下半夜,當他來到長堤時,長堤已經被反革命軍隊佔領。
但仍然到處槍聲不斷,這是反革命在屠殺革命者和人民群眾。
聶榮臻不走大街,專串小巷。
一次他碰到商團(國民黨的地方武裝)搜身。
名曰搜身,實際是搶掠,把他身上值點錢的東西,像鋼筆、手錶等全部搶走了。
敵人問聶榮臻是幹什麼的?他就是不吭聲。
任憑他們搜,因為不會廣東話,一吭聲就可能遇害。
到了八旗會館附近租住的房子見了葉劍英,聶榮臻把詳情告訴了他。
他對葉劍英說,現在不能馬上走,敵人在交通要道,輪渡碼頭等處搜查正嚴,待過幾天后再說。
到12月16日,廣州的街面上比較平靜了,敵人的搜查已經放鬆,聶榮臻化裝成商人,回到了香港。
廣州起義,高舉工農兵武裝奪取政權的大旗,使蘇維埃旗幟在廣州上空飄揚了兩天多。
但這場起義,又像事先預料的那樣,在優勢敵人的壓迫下,起義行動失敗,被害革命烈士達5700多人。
這樣的一次大起義,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可以說是偉大的意義與慘痛的教訓同時並存。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節在廣州起義中(5)
但在總結這次起義時,剛調來主持省委工作的李立三卻認為起義領導人犯了“軍事投機”的錯誤,在關鍵時刻動搖,對起義指揮不力等等,對起義全盤否定,進而大批處罰參與起義的領導人。
聶榮臻不同意這種做法,他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總結了廣州起義的經驗教訓。
在到達香港以後,他寫了《廣州暴動的經驗教訓》文章,刊登在1928年初的《廣東省委通訊》第七期上。
針對“軍事投機”的說法,他在文章中說:“這一次十二月十一日的廣州暴動與今年三月十二日的上海和八一的南昌暴動,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農民、兵士的武裝暴動,直接解除敵人的武裝,奪取敵人的政權。
但廣州的暴動,比上海、南昌更添特色的是:”八一南昌“參加暴動的有工人、農民、兵士,是工農群眾的大暴動。”
“鐮刀斧頭交叉的紅旗,飄展於全廣州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