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要強攻,犧牲的代價會是很大的。
下一步該怎麼辦?應該趕快開會決定方針才好。
聶榮臻說,是啊,今天我們來了個突然襲擊,敵人是被打懵了,只有觀音山與長堤天字碼頭兩處,有少量的反擊。
因為這兩處都是戰略要點,觀音山俯瞰全廣州,天字碼頭是珠江南敵人渡江北進的橋頭堡。
看來敵人明天的反攻會達到高潮,這是最危險的一天。
而且我們的許多同志到指揮部來問,開會了沒有,意思是在等待下一步行動方針的指示。
我也認為起義負責人應該趕快開會,確定下一步方針。
葉挺、聶榮臻去找張太雷,張太雷聽了葉、聶的彙報,同意開會。
經過再三催促,起義領導人會議在11日夜裡12點以後才開始。
諾依曼在會議一開始就宣佈,議題只有一個,就是討論怎麼樣來肅清珠江以北廣州市區的所有敵人的問題。
接著張太雷說,葉挺同志你說吧,你不是與聶榮臻同志催著要開會嗎。
葉挺說,廣州暴動已經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但是由於張發奎等敵方首腦人物都逃到了河南,他們正調兵遣將,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向革命進攻,西江、東江、北江的敵人必定會很快回師廣州。
他們的兵力比起義軍要大得多,一旦敵人包圍廣州,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避免四面受敵,應當趁敵人大軍到來之前,把繳獲的大量武器彈藥,有組織地分配給參加暴動的工人、農民、學生和市民,儘快擴大隊伍,明天就有計劃地撤出廣州,撤得越快越好!或者向北,到韶關與朱德、陳毅率領的第二十五師會合,或者東進海陸豐,與紅二師會合。
先把革命力量儲存下來,再作良圖。
聶榮臻接著發言,他說,我完全同意葉挺同志的意見。
目前,在軍事上可以這樣說,我們已經由進攻轉入防禦。
敵人的第四軍軍部和軍械倉庫,久攻不克。
敵方卻已經在組織反攻,今天中午的觀音山爭奪戰,帝國主義軍艦不斷炮擊長堤一帶,日本海軍陸戰隊在長堤登陸等,就是敵人反攻的訊號。
黃琪翔已經命令他在西江的部隊,全部緊急調回廣州,據情報報告,張發奎、李濟深、李福林的部隊,也正在緊急向廣州周圍集結。
在這樣大的敵人兵力面前,毫無疑問,起義軍難以堅守廣州。
葉挺的意見是上策。
黃錦輝、葉劍英、曾幹庭等發言,也都支援葉挺的意見。
諾依曼聲色俱厲地說,革命只能進攻,不能退卻。
葉挺的主張,是想把起義軍拉到農村去當土匪。
還說什麼,蘇聯共產黨不久要開代表大會,廣州蘇維埃只要能夠堅持8天,就有重大意義。
張太雷不懂軍事,只得聽諾依曼的,也附和著說,革命只能顧成功,不能顧失敗。
葉挺、聶榮臻等正想反駁諾依曼,但聽張太雷這麼一說,也就不好再說話了。
最後,諾依曼確定,12日4時繼續進攻第四軍軍部和軍械倉庫,肅清長堤的敵人。
得手後,再向珠江以南進攻。
總指揮部下達命令的時間已經是凌晨2時多,當時沒有可靠的通訊聯絡工具,幾乎都是派人直接到有關部隊下達命令。
所以,實際上這個命令等於零。
12日上午,由於起義軍集中了火炮,猛烈轟擊第四軍軍部,敵人丟棄陣地,向珠江以南逃跑。
但軍械倉庫仍然沒有能攻克。
12日這一天,敵人卻在廣州北部,廣州到三水的火車站、廣州到九龍的火車站、粵漢鐵路上的黃沙火車站等幾處猛烈反攻,這幾個據點,先後被敵人佔領。
第四節在廣州起義中(4)
這就意味著,敵人可以透過廣州周圍的3條鐵路線,快速調兵,進攻廣州,於起義軍十分不利。
12日的觀音山爭奪戰,尤為激烈。
敵人佔領,我們反擊,敵人再度佔領,我們再度反擊,反覆爭奪,雙方傷亡都很大。
在總指揮部,整天可以聽到觀音山方向密集的槍炮聲。
12日中午,張太雷等到西瓜園召開群眾大會,公佈了廣州蘇維埃領導人的名單。
開完會,下午2時許,張太雷在返回總指揮部的路上,遭到敵人襲擊,不幸犧牲。
張太雷是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