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當道,卻又不免將雄心收去,聽得虞允文最後的話,便點頭道:“不錯,天下事已經難為。縱算是出幾個大將,統率精兵,又怎麼能破得了大宋百多年來的破敗亂局!根子爛了,縱是有一百個姚平仲,又能如何。”
虞允文點頭道:“不錯。當前大局,非得痛改積弊,徐圖奮強。以我看來,富平齊集西軍所有精銳,以地利和皇帝親臨鼓舞士氣,才堪堪擋住敵人。若是咱們主攻,在黃河之北,到處都是平原,敵人鐵騎奔踏起來,如何抵擋?現下說來,能保有舊土就算萬幸。皇帝將行不可為之大事,卻看他如何著手吧。”
見姚平仲頻頻點頭,他卻露齒一笑,露出與他年紀相符的調皮神色,說道:“不過,能為常人不能為之事,是為大丈夫。天子麼,就理當如此才對。”
兩人同時大笑,姚平仲只向他道:“你此次回去,常派人給我送信來,說說大勢有何轉變,我非出世之人,被你今日一訪,卻當真坐臥難安了!”
第三卷 經略關陝(24)
就在青城山中,這一大一小的少年英傑與西軍猛將,語笑歡然,縱論天下大勢的時候,京兆府長安城的城門外,正有一隊禁軍,護送著幾輛馬車,到得長安城門左近。
帶隊的禁軍頭目,已經官至副將。此時顯然是擔負著保鏢一樣的職責,使得他顯的漫不經心,甚至有一些故意的怠慢。
他指使著屬下的幾個士兵,帶上公文文書,拿到城門處,讓守門計程車兵驗看。
在等候的同時,他便昂著頭,隨意的甩動著手上的馬鞭,百無聊賴的打量著長安城門附近的情形。
長安在政治上屬於京兆府管轄,是宋朝在陝西的腹心重鎮,百餘年經營下來,已經成為戶數十萬以上的大城。
只是當年黃巢之亂和朱溫破壞,原本繁華無可比擬的世界性的大都市,在宋初時已經破敗不堪,野草從生,狐兔橫行。元氣剛剛恢復不久,又遇著金兵入侵,它軍事上的保障永興軍路抵擋不住敵人的進攻,潼關華州陝州靈寶等門戶相繼失陷,長安自然也不能保有原本的安全。
靖康二年金兵主力退出陝西,宋軍趁機收復長安。其後不久,金軍主力又至,長安再度失陷。
如此幾度三番,拉距一樣的大戰在長安輪番上演,使得這個原本就元氣不固的城市,越發顯的破敗,沒有生氣。
在宋建國之初,太祖尚且說過,國家太平後國都西遷,鞏固關中以立萬年基業。只是汴渠一壞,糧食轉運困難,加上開封越發繁榮,使得後世的皇帝絕了此念,再無遷都之意。
而陰差陽錯之下,原本的北宋亡國之君趙桓,此時竟是不得不駐蹕在此了。
那副將原也是陝西人,這些年來轉戰南北,很是辛苦,也立了一些功勞。此次回陝,接的任務令他很不情願,覺得大材小用。又看到此時長安城內外仍然破敗不堪,城碟不修,百姓離亂,面帶飢色,無數的難民就在城市內外,修葺茅舍以暫時安身,汙水橫流,病患從生,種種汙穢不堪處,令他皺眉。
他立身的地方,便不斷有百姓入城,成群結隊,面帶菜色,稍稍接近一些,便有臭氣燻人。他知道這是戰亂後難民重新回聚,卻仍然忍不住側過身子,不敢讓這些人太過接近。
因著主將如此,他的幾個親兵就大聲吆喝,甚至揮動馬鞭,不準百姓靠近。
正亂間,馬車上傳來一陣老者的咳嗽聲,稍頃過後,一個身著青布長袍,腳著布鞋的清瘦老者,踩著車伕送上的腳蹬,步下車來。
那副將雖然一臉的桀驁不馴,看見這老者下得車來,只在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來,雙腿稍稍用力,策馬趕到那老者身前,翻身下來,然後笑道:“李大人,眼見都要進城了,您又何必下來,冒了風寒就不好了。”
老者先不說話,只先用雙眼目視四周,掃視一番,看到無數的難民就這麼搭建窩棚,睡在城外,而長安這裡顯然是剛下了一場大雪,殘雪尚未化盡,站在這人來人道的城門大道上,尚且感到寒氣逼人。
他不為人知的皺一皺眉,然後才向那副將點頭道:“多謝將軍好意,只是一直在車上憋屈的很,既然到了,不如先下來走動走動,活泛一下身體。”
那副將道:“既然這麼著,大人稍待一會,把門的軍兵驗看了文書,咱們就能進城先歇下了。”
兩人一時無話,只呆呆站著,看著一隊隊軍人自城中開拔出來,驅趕民眾,弄出空地搭建棚席,過不多時,又有大隊車輛出來,運出米糧,埋鍋生火,開始煮粥放賑。
他們一時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