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差異最後衍生到人生抉擇的不同。如果貿然選擇志趣不相投的人做朋友,不僅事倍功半,也可能貌合神離,甚至反目成仇。天下許多仇人都是朋友演變成的,可不慎乎?所以,交朋友一開始靠的是緣分,像同鄉、同學、同事,甚至一起出去遊玩,都可能成為朋友,但後面的發展就要看志趣是否相近了。志趣不相近,勉強在一起,友誼恐怕也很難維持長久。
除了志同道合之外,儒家談“交友”,還要兼顧“互相責善”,以“善”來互相期許、要求。孔子說:“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論語·子路》)。“切切偲偲”指彼此切磋勉勵,“怡怡”指和睦共處。兄弟姐妹因為有同樣的父母,是天生命定的親人,個性再怎麼不合,也要設法和睦相處。朋友是自己找的,有些是好朋友,有些可能是壞朋友;有的朋友因緣深厚,可以一輩子來往;有的緣分短淺,說不定從學校畢了業就分開了。這時你就要問,我交這些朋友是為什麼呢?孔子的回答是“朋友切切偲偲”,交朋友絕對不能只在一起浪費時間,或是一起遊玩而已,而要隨時互相切磋勉勵,走向人生的正確方向。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曾子說:“君子以談文論藝來與朋友相聚,再以這樣的朋友來幫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論語》裡所說的“君子”有兩個意思,一是有政治背景、官位的人,如封建社會中的世襲貴族子弟;二是指有志於修德講學、人格完美的人,如孔子的眾多弟子。曾子此言所指是第二種人。君子以什麼做標準呢?有一句話叫“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小人經常立志,代表他的志向很短暫,不能堅持下去;而君子隻立一個志向,從讀書開始不斷往上提升,最後成為一個人格完美的人。而修養人格這件事是做不完的,一輩子堅持去做,都不一定能達到人格完美的標準。曾參認為,交朋友對於成為君子有直接幫助,“君子以文會友”,“文”包括各種文化藝術活動,以及各種技能。譬如你交到一個喜歡下棋的朋友,你自己本來不喜歡下棋,他帶著你下棋,慢慢地你也喜歡下棋了;又或者你不喜歡讀書,但是你的朋友喜歡讀書,受他的影響,你可能也會喜歡讀書了。所以曾子說,朋友之間要能夠談文論藝,才有共同的交集,也就是有共同語言。而交這樣的朋友目的是要用來“輔仁”。“仁”指人生的正途,也就是“道”,亦即朋友之間要互相切磋勉勵,在人生正路上相互扶持,以實現大家向善的心志,這才是交朋友的光明大道。
不過,人生中所交的朋友,由於機緣所限,因緣不再,其實都是值得珍惜的。許多人對朋友存有幻想,渴望認識合乎理想、心意相通的朋友;但往往忽略朋友是相互的,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朋友,朋友也同樣希望我們是這樣的人。如果一個人缺乏自我認識的工夫,對自己的志趣都搞不清楚,又如何期待別人成為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呢?
。 想看書來
3。信義兼顧
跟朋友來往,大家都知道“守信”很重要,但守信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義”。“義”代表正當性,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道義。信和義有什麼關係呢?子貢有一次問孔子,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稱為士?“士”是古代的一個階層,在大夫之後,也可以用來泛指一般的讀書人。孔子提到三種人符合士的條件,最後一種是: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說話一定要守信,行動一定有結果,這種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計程車了。
光看字面的意思會嚇一跳,難道說話守信有錯嗎?做事有結果不是很負責嗎?為什麼孔子會批評說這是一種小人物呢?問題就出在“義”這個字。把孟子的話拿來一併看,就知道儒家思想的深刻了。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大人”代表德行完備的人,一個人的德行修養到完備的階段,才有資格稱為大人。孟子說,德行完備的人,說話不一定都兌現,做事不一定要有結果,一切都要看道義在哪裡。“義”者,“宜”也。昨天適宜的,今天不見得適宜;對張三適宜的,對李四不一定適宜;要看變化的情況,配合適當的情況,做出正確的抉擇,找出“應該”的所在。人間事務一直在變遷發展之中,如果沒有通權達變的能力,言行都可能陷入困境。譬如我最近買了一把獵槍,一個朋友跟我很要好,他說你下個月把獵槍借我去打獵吧。好朋友當然沒問題,我答應你。但就在這一個月裡,朋友患上了憂鬱症,有自殺傾向。時間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