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到,他來找我,說你答應要借我獵槍,現在借給我吧,實現你的諾言吧。這時候我該怎麼辦呢?如果一定要守信,把槍借給他,他後面發生了什麼事,我難道不用負責嗎?“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守信是我現在跟你約定將來要做的事,但是現在到將來之間,還有一段時間,可能出現各種不可預料的變化,到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再做出適合的抉擇。《莊子》裡面也提到一個人,叫做尾生,這人很守信用,他跟一個女孩子約會,約在橋下見面,結果洪水來了,他在橋下抱著橋柱不走,淹死了。為什麼?他說我約定了跟你在橋下見面,就不能去橋上啊,但事實上這個女孩子遲到恐怕是因為風雨太大,或者家裡反對,換了我們,當然上橋啊,不然回家算了,但是尾生很守信用,結果淹死了。
我們並不是說跟朋友約定的事情,就可以說了不算,而是說你要考慮實際的情況,不能光為了自己守信,或者怕別人說我不守信用,就絕對不能更改,以至於導致壞的結果,這樣一來就變成教條主義了。儒家的智慧是非常活潑的,會考慮到各種情況的變化。孔子為什麼說“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物呢,因為他沒有注意到人生是充滿變化的,看似一板一眼,其實可能忽略了“義”。《易經》的“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在變化之中,你要找到“不變”的規則,並配合各種情況做出適當的選擇,而那個不變的原則,就是“我要真誠”,秉持一顆真誠的心跟人互動,然後再視具體情況而定。
孔子曾經說過,他跟古代很多偉大聖賢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古代的聖賢都有某種特殊的表現,最後可能為此犧牲生命,而孔子認為自己是五個字“無可無不可”,我沒有一定要怎樣,也沒有一定不要怎樣。有些人聽了,覺得這種態度恐怕有點滑頭吧。但是你不要忘記,人生本來就是充滿變數的,你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什麼時候該上臺,什麼時候該下臺,不是你說了就算的,要看各種實際情況的需要,可以行則行,可以止則止;如果一定強調“言必信,行必果”,看起來好像非常堅毅不拔,其實是不懂得通權達變,因時制宜。儒家的思想告訴我們,交朋友守信用當然很好,但不能忘記要有靈活的智慧與堅定的原則。
孔子還有一個學生叫做有子。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論語·學而》)你跟別人約定的事情,要儘量合乎道義,說話才能實踐。相反,如果約定的事情沒有正當性,違背社會的禮儀或法律,你就算說了也不能夠實踐。所以我們與朋友交往時,不要輕易去說我答應你什麼什麼事,而是一定要考慮到這件事是否接近道義,接近道義才能夠去實踐,否則就算約定了也會失信。
4。益者三友
朋友就像一個人的鏡子,可以反映出他的興趣、嗜好、志向與品味。但是朋友不只是鏡子而已,他還會進一步敦促人走向更美好充實的人生。孔子說有三種朋友有益: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論語·季氏》)
與正直的人為友,與誠信的人為友,與見多識廣的人為友,那是有益的。
第一種友直,“直”代表真誠而正直,就是心裡有什麼話直接說出來,使你知道我的所思所想。朋友之間的交情是基於酒肉、利害,還是道義,就以此為判斷標準。朋友如果“直”,他看到你有錯誤或是可能要犯錯,會直截了當說出來提醒你,他不會不好意思說,或者找各種藉口來替你掩護。這種朋友就像鏡子一樣,透過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點。一個人如果能找到這樣的朋友,就比較不容易犯錯。但是這樣的朋友也會帶來壓力,古代有一種說法叫“畏友”,讓人敬畏的朋友。這種朋友一說話,你馬上覺得有壓力,但是事後必須承認,他說的有道理,說的是對的。有這樣的朋友,你應該覺得很感激。
第二種友諒,“諒”代表誠信、體諒。這個人說話算數,值得信賴,另外也比較能夠體諒你的心情,知道你的委屈,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給你安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三段話的“信”字,都指出了交朋友要誠信。不過,說到誠信,也牽扯到一個人能不能長期堅持理想的問題。譬如早年窮困的時候有些理想,後來又富且貴,還能夠堅持理想嗎?我們年輕時交的朋友往往都很單純,尤其是在學校裡認識的同學,但是進入社會以後,十年、二十年不見,大家再見面的時候,所談的內容往往是誰在社會上比較有成就,誰得到了什麼榮華富貴。這代表什麼?代表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