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山重水複,磨鍊了一個人的意志,鍛造了一個人的性格,陶冶著一個人的情操,韜晦出一個人的氣度。所有這一切成就了譚智的厚積薄發。
IDG全球高階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 熊曉鴿
熊曉鴿,現任美國國際資料集團(IDG)全球常務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的創始合夥人。1996年11月,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高階管理班。2005年成為波士頓大學董事。2007年,被中華創業投資協會(CVCA)推舉為理事長。
據說,有關框架傳媒的奇蹟般的整合與併購已經成為哈佛商學院的經典教案之一。可以想見,西方管理學界對這有如中國乒乓一樣的短平快風格是如何的嘖嘖稱奇,由衷讚歎。然而所謂傳奇,也是由人創造的不尋常的故事,並且循著那些不尋常的偉業與神蹟,往往都能發現平凡如同真理的常規以及常理的草蛇灰線。在IDGVC數以百計的投資目錄上,框架傳媒的確是一個驚人漂亮的案例:10個月的投入期, 27倍的回報率。但這看似乾脆利落、回報豐厚的投資專案,其後的淵源和鋪墊,卻是綿長而深厚的。
認識譚智早在1993年,當時他在Chip 任中國區總經理兼首席代表,來參加IDG在上海舉辦的展覽會。說起來,他們公司還是《網路世界》的廣告客戶,這家改名於《國際電子報》的媒體剛剛併入計算機世界集團,也是我回到中國後做成的第一個專案。再說遠一點,原來大家在美國時,還都在波士頓住過,彼此便更多了幾分親切感。過了不久卻聽說Chip 賣給3了,譚智只好另謀高就。當年的我們初回故土,也和如今的創業者們一樣血氣方剛,頗有幾分放開手腳作一番事業的豪情。只是那時候,“創業”這個詞聽起來還是很讓人陌生的。
然後就有了8848,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網站,曾讓我們這群初試身手的投資人和譚智一起熱血沸騰,豪情萬丈。還記得大家曾經一連幾天守在8848聽譚智的培訓,一門心思趁熱打鐵,把這個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為標識的專案頂上市。無奈終究生不逢時,正好趕上網際網路的寒冬,烏雲蓋頂,功虧一簣。後來有人考證,珠穆朗瑪的準確高度並不是8848,於是我們也私下裡自嘲,如果當初用的是個準數,沒準現在也就沒有馬雲和阿里巴巴作為中國電子商務網站龍頭老大的一席之地了——是個有點悲涼的笑話。
話題繞了這麼遠,其實是為了揭開這個奇蹟的謎底:為什麼是譚智,剛好是譚智,只能是譚智,做成了框架—— 正是生活和事業的起起落落,山重水複,磨鍊了一個人的意志,鍛造了一個人的性格,陶冶著一個人的情操,韜晦出一個人的氣度。所有這一切成就了譚智的厚積薄發。所以他才能號令資本,在“諸侯割據、狼煙四起”的電梯平面廣告市場,以合縱聯橫的氣勢與韜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整合出風光正好、潛力無限的新框架,創造出資本市場所謂的傳奇。所以在這傳奇背後,從一個投資人的角度看來,IDGVC投資框架只是一個合乎常理的水到渠成的選擇—— 我們投資框架,投的就是譚智,一個壯志未酬、飽經磨礪、愈挫愈勇的創業者—— 相信這也正是所有投資人孜孜尋找夢寐以求的、堪稱成熟的創業者。因為所有專案的成敗至關重要的其實還在於人。只有真正成熟堅定的創業者,才能率領一個無堅不摧的團隊踏破重重險關直搗黃龍。
當然不能忘記市場。不可否認,電梯平面廣告市場最初幾乎是一塊被資本遺忘的市場,由此便造成了一片原生態的群雄割據的局面。它的混亂揭示出令人棘手的事實:靠傳統的小魚吃蝦米的方式整合市場,必將耗時費力,勞而無功。這時,資本的力量就顯現出明顯的優勢—— 以一種局外的超然的力量大刀闊斧,開創出全新的格局。這其中,操刀手的技術與技巧不可忽視,資本在一個有吸引力的市場展現的寬廣平臺和無窮潛能更是不可小覷。或者有一天,框架案例在此後會成為某些傳統行業整合的成功示範?
還有產品。框架的電梯平面廣告和書中提到的分眾的電子廣告展示屏都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但作為媒體,它們卻有著於無聲處聽驚雷般的震撼力,代表著一次顛覆性的革命—— 媒體一向以內容為王,而以新媒體自命的它們完全沒有內容,卻也風生水起,營銷業績直追業界老大——威名赫赫的CCTV。這是一個頗有興味的話題,可是也的確不在本書以及本文探討的範圍之內了。然而,至少投資人念念不忘的產品創新的分量在此可見一斑。
對於一個成功的投資案例,事後的分析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