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頁)
二將,一見後金軍已在城下腹背受敵,遂迅速指揮士卒包抄過去,想把後金兵馬圍起來全部消滅。
大貝勒代善正指揮八旗士兵與明軍拼殺的時候,忽見城南又派來一支兵馬,並已包抄過來,再不衝殺出去,將有被圍的可能。
於是,他利用八旗鐵騎的衝擊力極強的優勢,命令衝殺出去。只見代善一馬當先,手舉大刀,左右開弓,殺嚮明軍。
八旗士兵隨著大貝勒一齊往外衝擊,儘管明朝援軍一批批地阻攔,在潮水般的八旗鐵騎的衝擊下,只得一批批地後退下來。
不一會兒,大貝勒代善領著殘餘人馬,殺開一條血路,往北逃竄。
馬世龍等領著兵馬,隨後追殺,一直趕了十來裡,才被四貝勒的接應兵馬堵住。雙方又進行了一番廝殺,直到天色將晚,兩下才各自收軍。
且說大貝勒代善、四貝勒皇太極帶領兵馬,退回瀋陽,一查點人數,代善的兵馬竟損失了一千多,皇太極的兵馬只傷亡百十人。
汗王努爾哈赤一見代善無精打采的樣子,就笑著安慰兒子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呀!別喪氣,更不能喪志!人貴有志,兵貴有氣。有了志氣,軍隊就可以無往而不勝!”
但是,努爾哈赤心裡也有了譜兒,深深感到孫承宗、袁崇煥,這兩個明朝的小蠻子,可不像楊鎬、袁應泰那樣好對付了!今後,可得謹慎從事,不可大意!
再說孫承宗在錦州反擊戰之後,立即來到寧遠城,帶著袁崇煥,一齊趕到錦州城裡,讓侍從把帶來的慰勞品,分發給城上守軍。
他又召集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淩河的守將,齊聚一堂。在慶功宴席上,孫承宗說:“錦州反擊戰的勝利,告訴咱們兩條經驗:一是證明努爾哈赤的八旗鐵騎是可以打敗的,它並不是神兵天將。
二是證明只要咱們同心協力,相互支援,攥成一個拳頭打擊敵人,就可以戰勝強大的敵人,取得戰爭的主動權。“
袁崇煥也說道:“這次反擊戰是對咱們寧錦防線的一次考驗,顯示寧錦防線的威力。當年楊鎬的四路出師,分散了兵力,被努爾哈赤各個擊敗,是歷史的教訓。”
馬世龍說:“在松山、杏山的援軍到來前夕,咱在城上也捏著一把汗呢!眼看著城牆要被他們撞塌了,幸虧援軍及時趕到,俺才喘過一口氣來。眼下,俺打算一方面加固城牆,另外,城外再挖護城河,以增強防守能力。”
馬世龍說罷,向大家敬酒,又說道:“俺代表錦州城全體守軍將士,向各位大人、將軍表示由衷感謝和崇高的敬意!若沒有及時的援助,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孫承宗接著說:“好!讓咱們為了‘攥成一個拳頭打擊敵人’共同乾杯!”
袁崇煥又說道:“努爾哈赤還會來的。這是一次試探性質的進攻戰,派來的兵力不多,咱們可不能鬆懈、麻痺,古人說:驕兵必敗呀!”
酒宴後孫承宗寫了奏表,向皇上報捷,但是,魏忠賢將報捷奏章押著不報,深居皇宮的熹宗皇帝怎能知道?
這次反擊後金軍的勝利,鼓舞了明朝軍隊計程車氣,使他們增強了戰鬥意志和信心。儘管皇帝沒有嘉獎,朝廷無人犒勞,這次勝利的影響意義還是巨大的。
且說張廣微、李寔二人一路匆匆趕路,來到北京,張廣微對他說:“你直接去山海關見孫承宗,事情辦成之後再去拜見九千歲,他老人家天天忙於公務,未必有時間見你。”
李寔聽了,也說道:“好,好,好!等俺把事情辦妥,算是送給九千歲他老人家的見面禮罷!”
再說李寔,來到山海關,見到孫承宗以後,李寔稍作寒暄之後,就說道:“兄長還是當年的黃牛性格,整日埋頭拉車,苦幹實幹,精神可敬,懿範感人!”
“詩聖有兩句詩說:”北向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這就是俺的難移的本性。“
李寔聽了孫承宗引用杜甫的這兩句詩,搖了搖頭,不得不問道:“這‘西山寇盜’在老兄心目中是指誰?”
“還能有誰?皇上批給俺二十四萬兩餉銀,是他扣著不發;錦州反擊戰的報捷奏章,是他壓著不報,這到底是為什麼?”
“也有兩句詩,老兄怎麼會忘了?”
孫承宗立即吟道:“山重水複疑無路。”
李寔連忙讀出下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村。”
孫承宗立刻“哈哈哈”冷笑幾聲,隨口吟道:“寧作泥中藕,不為水上萍。”
李寔苦笑著,又朗聲誦道:“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