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自發的“萬戶蜂”農民武裝改編為第四路遊擊師戰鬥營,並授予他們一面鮮紅的戰旗!委任阮英臣為四路遊擊師師長兼戰鬥營營長,委派紅軍指導員夏雲亭同志為戰鬥營政委,裝備了武器,就這樣威風凜凜地武裝起來了。
不久,袁家溝口也建立了區蘇維埃政府,地址就在“豐源”商號裡面。門前貼著這樣一幅對聯:鐮刀割斷舊乾坤,斧頭劈開新世界。
附近老百姓還送來一塊油漆匾額,刻著“工農當權”四個大字,高高懸掛在屋內。
這次袁家溝口戰鬥,第四路遊擊師有三百多人的兵力參加了戰鬥。隨後,正式編入紅二十五軍建制。這支在戰鬥中誕生和成長的武裝力量,三百多名“萬戶蜂”的子弟,在紅二十五軍這支英雄的部隊中英勇地戰鬥,縱橫馳騁……
袁家溝口一仗,全殲敵警備第一旅,斃傷敵團長以下官兵三百餘人,俘敵旅長唐嗣桐以下官兵一千四百餘人。繳獲輕重機槍四十餘挺,長短槍一千六百餘支,其他軍用物資亦繳獲甚多。紅軍只傷亡百餘人。這一出色的殲滅戰,是紅二十五軍長征以來一次重大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喧次圍攻。
袁家溝口戰役,在徐海東不成文的“兵書”中,在紅二十五軍戰史中,又重重落下一筆:“先疲後打!”
弱軍要戰勝強軍,是不能不講求陣地這個條件的。但是單有這個條件還不夠,還要求別的條件和它配合。首先是人民的條件。再則還要求好打的敵人,例如敵人疲勞了,或者發生了過失,或者該路前進的敵人比較地缺乏戰鬥力。(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207頁。)
袁家溝口殲滅戰所取得的勝利,充分體現了上面毛澤東所闡述的作戰原則。
令接駕再長征 星隕四坡村“六月十三,紅軍出山。”
這是當年在終南山下廣為流傳的一句民謠。乙亥年六月十三,正是公元1935年7月13日,恰是陝西藍田的焦岱、長安的引駕回兩鎮的逢集之日。
來自四鄉的農夫山民,挑擔提籃、推著“地老鼠”小車,絡繹不絕,潮水般湧向集鎮。許多穿戴翻新而又風塵僕僕的男女香客,朝拜完南五臺廟,也混雜在趕集的人群中,更是擁擠不堪。街面上,人來人往,鬧聲嚷嚷。
就在這一天,取得袁家溝口戰鬥勝利的紅二十五軍,猛虎般地從山裡撲了出來,橫掃焦岱、引駕回兩地民團,威逼省城西安。當地群眾無不奔走相告:“紅軍出了終南山,一天趕了兩個縣的大集,老百姓都開了眼啦!”
7月13日,古城西安。
剛進入炎熱的盛夏,悶熱的空氣,使人煩燥不安。如同天兵的紅軍,突然降臨,更使駐城國民黨官兵和反動勢力驚慌惶恐。
城內戒嚴,人心慌亂。那些聞風喪膽的豪坤們,惶惶不可終日,紛紛收拾金銀細軟,準備逃往外地。紅軍的逼近猶如一陣轟轟隆隆的閃電雷鳴,搖撼著西安綏靖公署的新城大樓。公署主任楊虎城被震昏了頭,馬上命令東北軍第五十一軍停止西進天水,就地駐防。省城內外,頓時籠罩起一團戰爭的陰雲……
西安城東南十五里,引駕回。
從前皇帝出巡回來,京都文武百官都到這個地方等候迎駕,故名“引駕回”,又名“接駕回”。
徐海東帶領軍部手槍排首先佔領了鎮中敵人的一個區公所,活捉區長。
徐海東在一張桌子前坐下:“你打個電話給西安,就說紅軍到了引駕回,要他們出來接駕!”他指著牆上掛著的電話對區長說。
“不敢!不敢!”區長連連躬身向徐海東行禮。
警衛員理解徐海東的用意,嚴厲地命令道:“快打!”說著,手中舉起了徐海東的馬鞭。
“不敢!不敢!”區長腰弓得更低了。
徐海東眼一瞪,手一揮,拍著桌子,吼道:“快打!給於學忠打電話!”徐海東想利用敵人的區長報急,把西安的敵人調出一部分,攔路打它個埋伏。
區長迫於無奈,拿起電話要通了西安城防司令部,大聲呼叫著:“……紅軍到了引駕回,快派兵來!”
“于學忠、毛炳文的部隊都要向西開往天水,堵截川西會師後有北上動向的主力‘共匪’,無兵可派!”對方回答說。
徐海東設伏計劃雖沒實現,但獲得了川西有紅軍主力會師的最大喜訊,他高興地思索著:是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還是徐向前率領的紅四方面軍?或是賀龍率領的紅二方面軍!總之,不管哪一路,都是件大好事。既然有“北上動向”,那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