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經理職務的宣告。這一宣告,很快被透過。格拉克斯曼終於奪取了萊曼公司的最高權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彼得森和格拉克斯曼之間的矛盾是長期以來公司權力鬥爭以及華爾街銀行家和證券交易商之間對立的大爆發。
格拉克斯曼精於預測股票價格和利率的動向,有“信貸分析業務最內行的專家”之稱。在他主持萊曼兄弟公司業務20年中,萊曼兄弟公司一直是華爾街證券交易的佼佼者。但格拉克斯曼是東歐猶太人,傲慢的美國權勢階層一直把他拒於華爾街上層社會之外。工作之餘,他只得一個人到唐人街飯館自酌自飲,以消磨時光;彼得森雖然也是希臘移民的後裔,但他同美國權勢階層關係密切,人們頻頻看到他同客戶、競爭者、政府、報界和公眾打交道,舉行各種豪華的宴會。近十多年來,華爾街銀行家和證券交易商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彼得森與格拉克斯曼之間的敵意也逐漸加深。十幾年前證券交易從屬於銀行業務,證券交易商處於從屬地位。但時至1983年,證券業務已蒸蒸日上,證券銷售和交易活動已成為獲利中心,因此二者之間產生矛盾在所難免。
1983年7月12日的午餐會,終於將格拉克斯曼壓抑已久的怒火點燃了。這天,美國人壽保險公司請萊曼兄弟公司總經理共進午餐。入座時,彼得森與人壽保險公司的總經理為鄰,坐在餐桌主賓席一端。而格拉克斯曼被安置在長長餐桌的另一端,純粹是在觀望席上。格拉克斯曼的無名之火終於燃燒了起來。當彼得森與保險公司總經理熱情交談時,他故意將銀餐具弄得乒乓作響,還不時地挪動椅子,撞擊桌子,以發洩心中的不滿。
1983年7月26日,格拉克斯曼掌管了萊曼兄弟公司,開始制訂計劃,“醫治萊曼兄弟公司的創傷”。他所用的藥方是不惜犧牲公司的利益,以滿足個人一時的私利。這種藥方不僅醫治不了公司的創傷,反而使他陷入信譽掃地、眾叛親離的困境。為了壯大自己在董事會的勢力,他未經董事會同意就吸收新的公司入夥。有個名叫彼得·道金斯的人,向他提供了100萬美元低息貸款以購買一套公寓。格拉克斯曼給彼得·道金斯的回報是75萬美元的年薪。
最引起公司眾怒的是:格拉克斯曼及其同夥隨心所欲的改變公司合夥人分紅的比例,侵犯公司合夥人的經濟利益。萊曼兄弟公司的傳統做法是總經理有權對公司合夥人的年度紅利,包括七名常委紅利的多寡做出最後決定。格拉克斯曼就利用這一弄權的機會,在董事會上提出紅利和股息分配的新方案。在新方案中,他將自己和其他四名高階成員的紅利從1982的125萬美元躍增到150萬美元。多數票據銷售和交易商的紅利也都增加,但不少銀行家的紅利減少了。其他合夥人股票分配情況更是如此。以往每年的董事會決定在固定的102000股股票的重新分配中,主要合夥人的股票很少會大增大減,但這一次,格拉克斯曼的股票一下子從上一年的3500股猛增到4500股,而其他人卻所增無幾。
面對格拉克斯曼日漸膨脹的私慾,公司的許多合夥人和董事再也無法容忍了。到1983年10月,多名公司合夥人離去,公司內部人心渙散,公司的資本只剩下1。77億美元。僅這麼一點資本,根本無法同華爾街那些資本雄厚的金融機構競爭,同時,也難以維持萊曼兄弟公司每年4。37億美元的開支。“屋漏又逢連陰雨”,在反覆無常的證券交易市場上,多頭交易此時突然變為空頭交易,資金不足的萊曼兄弟公司利潤稅減,業務空前的暗淡。從1983年10月1日到1984年3月31日半個財政年度裡,萊曼兄弟公司的利潤就減少了1160萬美元。僅1984年3月,股票和固定收入交易部虧損就達1260萬美元。與銀行貨幣經營部門700萬美元獲利相抵之後,仍虧損550萬美元。萊曼兄弟公司只有大量吸收外部資本才能擺脫目前的困難。吸收外部資本有多種途徑,但無論採取哪一種途徑,都將危及公司傳統的獨立地位,動搖格拉克斯曼個人的權力基礎。萊曼兄弟公司出路何在?人們不得而知。
1984年3月的一天,格拉克斯曼接到了希爾森———美國捷運公司董事長科恩的電話,表示願意向風雨飄搖的萊曼兄弟公司伸出“上帝之手”。
4月3日,雙方在美國捷運公司董事長專用餐廳裡舉行談判。談判一開始,格拉克斯曼問:“如果萊曼兄弟公司同希爾森…美國捷運公司合併,是不是這場交易的前提是我必須讓位?”對方以傲慢的口氣答道:“是這樣。”談判結束時,科恩冷峻地說:“我要宣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