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注和報道,給公眾形成一個印象,企業所採取的一切措施都體現了對社會負責,依此來增強公眾對企業或組織的信任。
五、口碑營銷重在持之以恆(1)
一個品牌的口碑效應不是幾次營銷策劃就可以建立起來的,需要長時間的市場考驗。所以想透過一兩次口碑營銷策劃就能達到建立品牌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沒有長期穩定的質量保證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想要取得好口碑只能是空談。所以,口碑營銷重在持之以恆,需要好的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為基礎。不斷創新的產品是好口碑的基礎
產品的創新並不是一句空口號,而是需要企業真正地把創新的觀念深入到企業的發展之中。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杜邦公司,這個已經存在200餘年的公司之所以能有這麼長時間的歷史,與其對科研的重視是分不開的,該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80多個生產設施,以及杜邦萊卡彈性纖維、比鋼還堅韌的杜邦凱莢拉縴維和杜邦可麗耐實體面材等2400多種優質產品、17000項專利和數十個家喻戶曉的品牌。
然而,我國國內卻很少有歷史較長的企業。儘管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曾經也孕育了許多百年老店,我們以北京的王府井為例,那裡是京城百年老店最集中的地方,剛開始王府井街道經過改造後,流光溢彩,人群熙攘,每天客流量達100萬人次,銷售額相當可觀。而如今的王府井卻好景難再,每天客流量減至10餘萬人次,銷售額也與最初相差甚遠。
原因何在?
忽視產品的創新正是國內眾多老企業失敗的主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瑞福祥的絲綢有著悠久的歷史,可是在今天,這家老絲綢店的經營模式並沒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而是依然那幾家老店面,不變的銷售模式,不變的產品設計。 事實上,絲綢本身並沒有遭到淘汰,許多新成立的絲綢企業與國際接軌,將絲綢的老式設計與國際潮流相結合,最終獲得了成功。而這家絲綢百年老店卻由於產品更新太慢,甚至沒有更新,導致生意越來越冷清。
我們再以我國曾經的老字號“王麻子剪刀”為例。
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這是近代中國刀剪行業中出現的兩位泰斗。300多年來苦心經營造就了其高超的傳統工藝及良好的商業信譽,依託幾個世紀的品牌積澱,王麻子幾乎成了北京刀剪業的象徵。
遙想當年,王麻子刀剪在北方市場呼風喚雨,如日中天。作為刀剪的老字號,王麻子曾贏得了太多的榮譽:1959年,王麻子刀剪廠由家族小作坊改造成了國有企業,並充實了裝置,進一步改進工藝,產品曾一度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各國。1980年榮獲國家優質產品最高獎,1985年被國內貿易部批准為中華老字號,1990年獲首屆輕工博覽會金獎,歷屆全國同行業質量評比第一等多項殊榮。王麻子刀剪可謂一身榮耀,金光閃閃。
流年似水,風光的年代早已成為歷史。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每年的剪刀銷量已不足十萬把。至此,剪刀廠連續8年虧損,2001年,王麻子經歷了停產、改制等過程,但銷售情況依然非常不景氣,負債率高達216�6%。除了申請破產,已無路可走。 這種巨大的落差,到底是何種因素使然? 北京櫟昌王麻子工貿公司總經理白錫乾的回答簡潔明瞭:技術創新不夠,經營方式落後、機制老化等是導致王麻子剪刀廠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 直到現在,王麻子仍延續傳統的鐵夾鋼工藝,企業經營工藝複雜、成本又高。在越來越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站在同一競爭平臺上,很多同行新秀憑藉著優秀的技術和先進的營銷理念迅速趕超到市場前沿,王麻子只單純依賴傳統工藝而不在技術上下功夫,顯然沒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且,王麻子在經營方式上也是比較單一、落後的。整個北京城僅有5家專賣店,這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此外,近幾年來,王麻子的品牌宣傳少得可憐,總共投入也不過是區區的幾萬元資金,儘管依仗百年品牌積澱的福祉,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現代市場苛刻要求,無疑影響王麻子擴大品牌知名度,僅憑一些老人的口碑傳播,其知名度早已呈降低的跡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五、口碑營銷重在持之以恆(2)
而在當今資訊爆炸的年代,產品同質化以及傳播過度逐漸培養了消費者的挑剔眼光。看看如今市場俏銷的一些新品牌,如十八子等。與它們相比,王麻子無論是在產品款式,還是科技技術含量上都顯得土氣和過時。與那些在優質鋼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