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官府,謀取超經濟的優勢,如廣州的行商、揚州的鹽商即是,這使得正常的商業秩序久久不能建立起來。與宋代已經取得的城市經濟和工商業興旺的成就相比,明清的工商業未能達到其應該達到的水準。
雖說歷史不能重演,但我們也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明清兩代能有合理的商稅,國家從日益擴大的商業中獲得越來越多的收入,是否會對商業採取保護或扶植的政策?在咸豐朝財政大危機之際,許多官員也有徵商稅之議。1853年,戶部也獲准擬定了具體辦法,準備先在北京試行,然後推廣到全國。但北京的商人們聞訊後紛紛以關閉相抗,市井蕭條,民眾不便,最後不得不取消。這一計劃的流產,反映了清政府主管經濟部門的官員才智低下和辦事低能。厘金的出現,應當說是彌補了商稅的不足。
從以後幾十年的歷史來看,它和關稅的蓬勃發展,使清朝財政的基礎由農業轉向商業。就這一點而論,應當說是有意義的。但是,正如紙幣代替貴金屬貨幣符合歷史方向,而無限量空頭髮行“銀票”、“寶鈔”、“京錢票”卻是極大禍害一樣;在這一時期出臺的厘金,以最大程度地榨取商人而填彌鉅額軍費空洞為目的,失去了合理性,對商業的發展有著種種不利的後果。其一,各種徵發機構龐雜,名目繁多。如厘金的發源地蘇北,在咸豐一朝,抽釐機構有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南河總督、袁甲三軍營(為鎮壓捻軍而設)四大系統,名目有卡捐、餉捐、房捐、鋪捐、船捐等近二十種,彼此雷同,重複抽取。其二是厘卡林立,密於市鎮。如江西厘金卡局達56處,湖北厘金卡局竟曾高達480多處。
幾里幾十裡即遇一卡局,商旅難於行路。其三是各省自行規定稅率,從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十不等,一般都達到百分之四、五。由於是重複徵收,商人望而卻步,嚴重影響了商業規模的擴大和全國市場的形成。由此我們可下結論,厘金是一種惡稅。 儘管厘金是商業的毒瘤,但對各省級財政來說,卻是一大幸事。萬分窘迫的軍費難題由此得到了緩蘇。最先推行厘金的江蘇省,相當長時期內缺乏實收額的統計數字。但據當時辦理上海抽釐事務吳煦的檔案來看,僅上海一地每年就超過一百萬兩白銀,其中最大一項是對當時的禁物鴉片的抽釐,其公開的名義是“廣捐”。
湖南本為一財政小省,開徵厘金後,銀浪滾滾。湖南巡撫駱秉璋自稱每年厘金收入七八十萬至一百二十萬兩之間,但經手其事熟悉內幕的郭嵩燾卻稱超過一百四十萬兩,今人估計為近二百萬兩。�湖北的厘金更為出色,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稱,1857年至1862年,平均每年有128萬兩,曾國藩稱“歲入二百數十萬兩”,湘軍大將劉蓉稱“舉辦鹽貨厘金歲五六百萬兩”(包括鹽稅等項),今人估計為三百萬至四百萬兩之間。江西是個窮省,且長期為主要戰區,其1859年的厘金收入達一百六七十萬兩,此後四年共計為七百萬兩。
準確地估計當時厘金的絕對數額,今天已無可能性,因為當時的官吏為免得戶部提取或恐戶部在報銷軍需中作梗,有意壓小數字,且即便是壓小上報的數字,也是各時各人自報一賬。但是,如果我們注意當時官員之間的私人信件,可以看出,西戰場上的湘軍和東戰場上的江南大營、江北大營,每月幾十萬兩的開支,主要靠厘金支撐著。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究竟花去多少銀子?今天的歷史學家有一個統計,即向清中央財政正式奏銷數為億兩,實際開支數字可以肯定超過億兩,如果再加上鎮壓捻軍等其他軍費開支,僅咸豐一朝的軍費遠不止3億兩。這麼大一筆數字,沒有厘金的支援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後來的歷史學家不停地對厘金的數額進行猜測。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羅玉東在《中國厘金史》中的估計,自1853年至1864年,平均每年1000萬兩,共計億兩。這一說法當然缺乏嚴格的史料支援,但也能揭示真相,說明事實。就我個人的估計,此一時期的厘金總額似乎超過億兩。從清朝的社會經濟結構來看,要搜斂這麼一大筆資金,只可能從商業中榨取,在農業或手工業中絕無可能性。這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咸豐帝個人或戶部對此有何想法或設計,一下子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第六章 新財源:厘金湘人(6)
同湘軍一樣,厘金的出現也非源於旨意,而是由統治集團內部由下而上地興辦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一、在清朝國家體制之外自創制度;二、朝廷的監控權很小。這顯示了統治集團中某些個人的出色才華,也反襯出朝廷及整個官僚機器的無能無力。客觀地說來,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真正想辦一點事,依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