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1/4 頁)
里長坡?太子嬴駟與送葬大臣們束手無策,在雨中跪倒成一片,乞求上蒼開顏。列國使臣則無動於衷的站在道邊作壁上觀。
按照古老的習俗,出喪大雨,乃上蒼落淚,本身倒不是“破喪”。然則,若因此阻擋了或擾亂了葬禮照常進行,則是大大的“破喪”,便往往會招來無休無至的非議。列國使臣們期盼的正是這一點,他們希望天下因此而將秦孝公看成一個“遭受天譴”的暴君。
這種情形商鞅豈能不知?他策馬上前,親自來到最前面檢視,希望想出一個辦法來。
正在此時,雨幕中衝來數百名百發蒼蒼的老人,身後是一大片整肅排列的赤膊壯漢!他們當道跪成一片,為首一個老人嘶聲高呼:“天降大雨,上蒼哀傷!我等子民,請抬秦公靈車上山——!”
商鞅大為驚訝,下馬一看,卻是郿縣白氏老族長!他顧不上多說,含淚問道:“敢問老人家,靈車龐大,天雨路滑,這卻如何抬法?”
老人霍然站起,轉身高喊:“父老們,閃開——!”
老人們譁然閃開,道中赫然顯出一個粗大圓木縱橫交結成的巨大木架!老人又一揮手,十多名赤膊壯漢嘩啦啦一陣響動,又給木架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木板。
老人回身跪倒,“商君,請國君靈車!”
商鞅淚眼朦朧,嘶聲下令,“靈車上架——!”
黑色靈車隆隆駛上了木架。御手利落的卸去了馬匹。
老人從懷中摸出一面白色小旗,高喊一聲,“郿縣後生聽了!前行三十人,挖腳坑!第一抬,九十九人,上——!”
只聽赤膊方陣中“嗨!”的一聲,四排手持大槓粗繩的壯漢肅然出列,迅速站到木架四面,“咵——!咵——!咵——!”三聲大響,整齊劃一的摔下了大繩——結緊了木架——大槓插進了繩套。連環動作,整齊利落,不愧是久有軍旅傳統的老秦人!
雨幕無邊,天地肅穆。白氏老族長向靈車深深一躬,舉起令旗,猛然一腳跺下,嘶聲哭喊,“老秦人喲——!”
“送國君喲——!”壯漢們一聲哭吼,木架靈車穩穩的升起。
“好國君喲——!”一聲號子,老淚縱橫。
“去得早喲——!”齊聲呼應,萬眾痛哭。
“日子好喲——!”雨霧蕭蕭,天地變色。
“公何在喲——!”婦孺挽手,童子噤聲。
……
大雨滂沱,漫山遍野湧動著白色的人群,漫山遍野呼應著激昂痛楚的號子。
六里長的漫漫北阪,在老秦人撕心裂肺的號子聲和遍野痛哭中,走了整整一個時辰。
當靈車被萬千民眾簇擁著抬上莽莽蒼蒼的北阪時,風吹雲散,紅日高照。
山東列國的使臣們簡直驚呆了。誰見過如此葬禮?誰見過如此民心?在他們的記憶中,戰國以來,趙肅侯的葬禮要算最隆重的了:六大戰國各派出了一萬鐵騎組成護葬大方陣,邯鄲城外的十里原野上,旌旗蔽日白幡招展,雄壯極了。但事後想來,那都是“禮有餘而哀不足”的排場而已,如何比得這鄉野匹夫為國君義勇抬靈,竟在大雨中上了六里北阪?如何比得這舉國震顫的哀痛?如何比得這無邊無際的洶湧哭聲?
秦人若此,天下何安?
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
一、沉沉夜幕重重宮闈
商鞅終於開始忙自己的事了。
從墓地回來,商鞅心裡空蕩蕩的。他第一次感到了失意與沮喪,將自己關在書房裡默默流淚。孝公的盛年病逝,對他的心靈是重重一擊!除了那天下難覓的君臣情誼,除了那同心同德的默契,最令人痛心的,便是他們攜手相扶的大業半途而廢。秦孝公在函谷關遠望的憤激與遺恨,正是商鞅最為痛心的傷口。設若再有二十年,他們的功業將何其輝煌?只有那時,才可以說,商鞅的法家學說獲得了徹底的勝利……如今秦公去了,商鞅才驟然感到了自己獨木難支,才感到了秦孝公作為他背後的支柱是多麼重要。以他冷峻凌厲的性格,無與倫比的才華,只有秦孝公這樣的國君才能讓他放手施展。堅實厚重的秦孝公,從來不怕商鞅的光芒淹沒了自己,從來都是義無返顧苦心周旋,為他掃清所有障礙。即或是有人風言,“秦國民眾唯知商君之‘令’,而不知國君之‘書’。”秦孝公也是微微一笑,不於理睬。而今秦孝公去了,自己還能遇到如此罕見的國君麼?不能了,永遠不能了。自古以來,明君強臣之間便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更深人靜,商鞅平靜了下來。他寫好了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