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周恩來的電報,1936年12月12日。
(26)毛澤東、周恩來致張學良電,1936年12月12日。
(27)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12月13日。
(28)張國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12月13日。
(29)張聞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12月13日。
(30)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12月13日。
(31)毛澤東、周恩來致張學良的電報,1936年12月13日。
(32)周恩來致毛澤東並中共中央的電報,1936年12月17日。
(33)周恩來致毛澤東並中共中央的電報,1936年12月18日。
(34)中共中央關於西安事變致國民黨中央電,1936年12月18日。
(35)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報告記錄,1936年12月19日。
(36)博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12月19日。
(37)張聞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12月19日。
(38)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結論記錄,1936年12月19日。
(39)毛澤東致周恩來電,1936年12月20日。
(40)毛澤東給潘漢年的電報,1936年12月21日。
(41)《周恩來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73頁。
(42)《周恩來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第73頁。
(43)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報告和結論的記錄,1936年12月27日。
(44)毛澤東、周恩來給潘漢年的電報,1937年1月1日。
(45)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7年1月2日。
(46)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7年1月24日。
(47)《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157、158頁。
(48)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7年2月9日。
(49)毛澤東致彭雪楓電,1937年4月1日。
(50)毛澤東會見美國作家、記者史沫特萊的談話,1937年3月1日。
(51)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7年2月11日。
(52)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7年3月23日。
(53)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7年3月30日。
十八、總結歷史經驗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特別是在一九三六年下半年和一九三七年上半年,毛澤東有一段時間能夠比較集中地對黨的歷史經驗進行深入的理論思考和理論概括。
毛澤東在對待理論工作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在他看來,有了正確的理論,才能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不停留在初級的感性階段,而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認清事物的本質和它的內部規律性,用來自覺地指導行動;而這種正確的理論,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只能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接受檢驗和繼續發展。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段富有傳奇性的艱險而曲折的道路。它在實踐中取得過巨大的成功,也經歷過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兩次慘痛的失敗;積累了許多超越前人的經驗,也有過“左”的和右的沉重教訓,其中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的四年統治,更把黨幾乎引向毀滅的邊緣。具有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結束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的統治,但它是在紅軍長征途中舉行的,只能對當時最迫切的軍事問題和中央領導機構問題作了變動,其他問題還來不及解決。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在一次政治局會議談到博古時說:“遵義會議糾正了他的錯誤,然而沒有指出宗派主義、冒險主義,這個問題是路線上的錯誤。”①可見,他對黨記憶體在的種種問題,正在從根本路線上進行通盤的審視。
這時,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