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產注入方式。在這一年,共有50家上市公司採用了定向增發的形式。這些定向增發類的公司股票在2006年都出現了大幅上漲,如泛海建設大漲了650%,太鋼不鏽大漲了385%。
2007年,新的優質定向增發專案將繼續受市場追捧,集團公司整體上市也將成為資產注入題材的新機會。如果能夠有預見性地購買這類股票,則能夠在未來的定向增發、整體上市過程中享受每股收益增厚帶來的回報。
另外,要在資產注入中淘金,別落下如下的“股價打壓操縱”的投資機會。在定向增發過程中,由於發行價格以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價為依據,這可能引發刻意打壓股價的另類操縱,以實現上市公司向關聯股東輸送利益的目的。具體做法是大股東控制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發前,以刻意隱藏利潤、釋放利空資訊、聯手莊家砸盤等手段打壓股價,以便大幅度降低大股東持股成本,達到以低價格向關聯股東定向發行股份的目的。對於這類股價遭到打壓的股票,在定向增發完成後肯定會出現一定幅度的補漲,從而回到該板塊的正常水平。而此時,正是一種佳好的投資機會,別錯過。防範資產注入下的投資風險
。 最好的txt下載網
今後投資股票關注三大主題(6)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集團其他資產的贏利能力,則決定了資產注入的潛在質量。有些上市公司只是藉助資產注入進行炒作,公司質量和業績並沒有得到提升,投資這類股票有很大的風險。另外,如果上市公司本身目前的估值已經太高,資產注入也很難讓其股價演繹一飛沖天的神話。
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並非所有的資產注入公司都可以獲得市場的認可,只有那些能夠提高上市公司業績的資產注入才有投資的價值。絕不應該抱著“有資產注入概念就投資”的心態,而應以資產的質量和業績改善程度來看待資產注入,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寶貝。
特別要防範“定向增發”中的投資風險。因為“定向增發”門檻較低,基本上無須太多條件,甚至就連虧損的公司也可實施定向增發,因而也醞釀了一些風險。要警惕透過對大股東劣質資產的包裝,實現大股東資產的“增值”和變現,向大股東輸送利益的惡劣行徑。這樣的定向增發後的每股收益可能不增反降,甚至變成虧損,變成名副其實的“圈錢”。建議投資者從下面的特徵判斷資產注入:一是看注入資產對業績的影響程度,如果資產注入後,業績增長速度遠遠超過股本擴張速度則值得投資。反之,如果業績被明顯稀釋,則需要回避。二是看注入資產的直接贏利能力以及對成本(費用)的影響程度。投資者要學會辨別,謹防風險。
股指期貨(1)
2007年9月27日至28日,中國證監會在貴陽舉辦“期貨監管幹部股指期貨交易規則培訓班”。在培訓班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