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還沒有組織得上頭緒,而且法律上還沒有徹底支援個人私人財產權利這一觀念,一般人也還認為〃集體責任〃是好辦法,不僅銀行業和保險業還沒有開頭,連最基本的交通通訊條件尚不具備。在這情形下如何能談得上資本主義,尤其我們以為資本主義是一種組織和一種運動的話? 我們無意在這種主義與那種主義上咬文嚼字。可是以上的誤解矇蔽事實。明清時代有少數的人在特殊環境裡成為鉅富。長江下游所產棉布稱為〃南京貨〃(nankeen)尚在工業革命之前輸入歐美,保持夕陽前的質量優勢,但是這些條件不是具備中國現代化的條件。財富缺乏法制上的保障,又無品位相同的公司做生意,將批發與零售結構為一體,勢難持久。在這背景上我們尚可看到剩餘的資本無法適當地投資,只能將金銀製成器皿,或者埋藏於地下,再不然即開當鋪,而也不是用於生產。16世紀中國有當鋪2萬家,即19世紀仍有7000家,即是信用不發達的證明。 於是經濟無力多元化,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也一直維持到本世紀,80%的人口,也還是以此為生。農地分割破碎,技術落後,農民借債只及於遠親近鄰,他們唯一出頭的辦法即是進學中舉,要不然就是增加戶內的人力,於是引起人口數目直線式的上升。總而言之,中國近世紀的種種困難,在明清之際都已存在。只因尚未開墾的土地仍在,這經濟體系仍能在數量上擴充,而且因科舉考試及其他原因而產生的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使這種體制仍能繼續。 第五點,雖然有了以上的指摘,我們不能以為我們一生的不幸,應由這種財政體制負責。 中國人重褒貶,寫歷史時動輒把筆下之人講解成為至善與極惡。這樣容易把寫歷史當作一種抒情的工具,於是最近幾十年尤其在大陸,產生一種罵歷史、罵祖先甚至罵地理的讀物。我知道這種弱點很難避免,即我自己亦然。可是這樣情緒激動之後,把當初尋覓因果關係的初衷整個忘記。凡是一件事情的發生,必有它的前因後果。我們只能說歷史為何如是之展開,無法堅持歷史應該如是展開才合情理。尤其今日我們提倡放寬歷史的視界,我們務必採取中國法家所說〃天地不為堯舜而存,也不因桀紂而亡〃的客觀態度。歸結起來,我說明研究中國近代史從財政稅收可以開啟出路,但是這是起點,不是終點。我不能因為自己寫了一本財政稅收的書,因此也鼓勵大家都寫書講述明代的財政稅收,那樣就辜負了自己寫書的目的,也就辜負了東海大學要我來和各位討論的目的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 過渡期間的社會與經濟(1)
中國近代史裡面有很多事蹟,我們以為已成定論,歷史書裡早已記載詳細,沒有要講的了,而其實不然。舉一個例,1930年的中原大戰,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大戰於河南、山東及江蘇北部,雙方動員140萬人,戰事從5月延至雙十節,戰事最激烈的時候馮玉祥部隊因為過去有蘇聯接濟,每日發炮彈2萬餘發,抗戰的時候我們沒有這樣的火力。戰事結束時,蔣對外國記者發表談話承認中央軍死3萬、傷6萬,對方傷亡15萬,而且在隴海鐵道沿線之破壞不可勝計。這距中國全面對日抗戰只有7年。我們讀到這段歷史,不免掩卷嘆息,要是花在這種內戰裡的犧牲用以抵禦外侮,豈不是對國家對個人都比較上算? 這次發動戰事的原因,由於提議裁軍而起。民國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北伐成功,東北易幟,南京政府提議裁兵,馮玉祥首先反對,閻錫山也通電蔣介石,他願意與蔣一同下野,也就是表示不聽蔣所主持的中央遣派。單從道德的立場著眼,我們可以跟著一般人對馮、閻責罵,或者甚至把蔣介石罵在一起,總之就是軍閥逞兇,意氣用事,勇於私鬥,怯於公戰,沒有什麼好講的。 可是這次事情既已發生,則必有它的前因後果。三個、五個人沒有見識,自私自利,還可以說得通。但是動員的區域牽涉十餘省,死傷人數超過20萬,就不是那麼容易可以解釋的了。難道這140萬人裡面所有的軍官都是利令智昏,或者他們全部被矇蔽?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當日農村人口過剩,驟看起來這說法不近情理。今日大陸的人口超過10億,1930年最多也不過5億。為什麼今日農村還能維持這麼多的人口,60多年之前就維持一半還感困難?其原因則是耕地零碎,土地沒有經濟地使用。同時農民放債收租及於遠親近鄰,收成不好的時候負債的農民被排擠,只好離開家鄉找出路,所以到處都有剩餘的遊民,他們在城市間尋找工作不得,只有當兵,否則落草為匪。我小時候在湖南長沙就親眼看到各部隊的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