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頁)
宗祥伯不一會兒就打轉身來了,他們一齊幫荷英收割水稻。他們割的割,打的打。天黑了,他們整整忙了一天,還沒收割完了。
宗祥伯他們父子三人,第二天見早又來幫忙,中午的時候,才把它打完。他們把拊桶裡的谷撮到籮筐裡後,剛把拊桶拖上田坎,遠處柑橘林的小路上,急匆匆地趲來一個大姑娘,兩條烏黑油亮的辮子,在肩背上活蹦亂跳地甩動。
桂翠爬上田坎,踮著腳一看,是靈鳳。
靈鳳疾速地趲到跟前,她趲得臉龐緋紅,呼呼地喘著氣。由於趲急了,她那發育成熟的少女豐滿的胸脯,還在一聳一聳地不停地上下起伏。她抽氣扯氣地說:“桂翠,春燕姐叫我來報信,乾安糧店有幾倉庫被洪水浸泡過的穀子,都暴好長的芽子了,前兩日賣脫了些,現在芽子長了,賣不脫了。”她說急了,氣上不來。她抱著肚子,歇了口氣,又急著說,“今兒不要錢,放敞讓大家擔了。她叫我們快去擔!那裡擔的人很多,就像過搶似的。去晏了,就沒有了。”靈鳳一眼看見了荷英嫂,說:“嫂子,你也和我們一起去。”
桂翠疑惑地問:“是真的嗎?”
靈鳳見桂翠不相信,著急地說:“那個耍你都不是人。是春燕姐,叫我來的,我幾時耍過你們啊?”
桂翠說:“哥回去擔籮筐和袋子,我幫荷英嫂去送穀子,就來。”
啟南和靈鳳一陣風似地跑去了。荷英叫桂翠先去,這裡等她自己來弄。
桂翠說:“我幫你送擔,我兩一起去。”於是兩人抓起扁擔一勾腰就上肩了,唦嘓唦嘓擔著朝荷英家飛快地趲去。
第37章、哄搶(1)
乾安糧食倉庫,在乾安鎮的藍溪河北岸,位於乾安大橋的下游藍溪坪上。乾安糧食倉庫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修建的。當時作為乾安區居民的糧食供應點。後來到了*時期,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際三大階級的國家矛盾尖銳複雜,鬥爭風起雲湧,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可能一觸即發。為了做好戰略性的防禦準備,黨中央發出了“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示,各地紛紛修建了戰備糧庫。乾安的戰備糧庫也就是在這時期修建的。
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國際間的冷戰狀態基本結束。世界進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國家戰備糧庫,就更名為國家儲備糧庫。
改革開放後,國家實行了市場經濟,糧食市場全面放開。取消了城鎮居民的糧食供應。原來行政化的糧食供應機制全部解體。糧食局除了局級機關保留行政編制外,其餘職工就成了富餘人員,改制後全部走向市場,自謀生路。因此糧庫的職能就只剩下儲備職能。乾安鎮糧庫是西陵縣的一個重要儲備糧庫。儲備了上千萬斤糧食。這次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災,由於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翫忽職守,船隻調運受阻,給乾安糧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洪水退了以後,乾安糧庫成千上萬斤糧食全部被洪水淹沒浸泡,浸脹的稻穀把糧食倉庫的牆壁都脹破了。糧庫的領導請來了當地農民工,將浸脹了的稻穀搬運到糧食倉庫外面的大坪場裡晾曬。但是由於穀子實在太多,幾個大坪場都堆得小山樣似的,還有幾倉庫溼穀子根本沒辦法搬出來。
由於雨後天氣高溫晴熱潮溼,被水浸脹了的稻穀一夜之間都長出了白芽子。倉庫裡和堆放在外面的面穀子迅速開始發熱燒坯。只要一盤開,就能看到結成大團大團的冒著黴爛臭氣的谷餅,甚至有的已經燃起了明火,遠遠就能聞到一股黴爛的燻人的氣臊。糧站領導看到這日益黴爛的穀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打轉,經請示省市領導研究同意,將浸脹的芽子谷以每百斤三十塊的低價賣給當地的災民。儘管價格便宜,但是沒有多少災民買得起。他們眼看著穀子一天天的發芽黴爛,只好將價格一降再降,由起初的三十塊,降到二十塊,然後到十來塊,但是仍然沒有多少人來買。過了兩三天,暴芽的穀子就如長出了白鬍子,已經變成一兩寸長的嫩綠的秧苗。
省市儲備糧庫的領導聞訊後親臨現場辦公,指導處理工作。他們看到這一情形,當即拍板,決定無償送給災民。這樣既支援了災民,還落得抗洪救災的好名聲,尤其是又節省了請人工搬運這上千萬斤糧食的鉅額搬運費,真實一舉多得。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訊息一傳開,周圍的災民聽說儲備糧庫的進水芽子谷無償支援災民,起初大家都不敢相信,認為天下哪有這頂好事。直到一個婦女去買溼穀子,結果真的不費一分錢就揹回來了一花箬笸的芽子谷,人們才信以為真。大家紛紛成群結隊地湧去爭挑芽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