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1/4 頁)
自然細膩一些。但都不像後世的食鹽般雪白一片。
當然這也跟這個時代生產提純的工藝落後有關。
櫃檯裡的小二倒是不像酒樓茶館裡面的熱情,只是站在櫃檯之內開口問道:“客官要買鹽還是買茶?”
金翠蓮指著木格子裡那堆白亮細膩一些的鹽堆問道:“這個什麼價?”
“精鹽一兩六十文!”小二答道,語氣平和,既不顯得不耐煩,也不顯得熱情。
金翠蓮聽言說道:“倒是不貴,買兩斤!”
聽到兩斤的數量,這小二卻是露出了笑臉,旁人賣鹽,多是按兩來買,今日是碰上大客戶了,開口道:“好勒,兩斤一貫九百二十錢,二十文就不要您的了。”
說完小二便拿起桿秤開始稱鹽。一斤十六兩,一兩六十文,一斤也就是九百六十文錢。
金翠蓮聽言,也笑道:“你這小二人還不錯,可不能給我少了錢,卻有扣了秤啊!”
小二也笑道:“我們家是清池城裡的老字號了,便是滄州其他縣城,也是我家的買賣,童叟無欺,從來不克扣分量的,放心就是。”
鄭智左右看看,又指著旁邊泛黃的粗鹽問道:“這個什麼價錢?”
小二看得一眼,手還在不斷往秤盤上舀著鹽粒,卻也答道:“粗鹽四十五文。”
鄭智聽言,回頭問裴宣道:“官鹽如何定價?”
“稟相公,官府精鹽定價一斤一貫二百錢!”裴宣答道,似乎也知道鄭智為何要在這鹽茶鋪子停下腳步了。
鄭智又回頭去問小二:“為何你家的鹽比官鹽便宜了近三百文?”
小二笑著看了看鄭智,說道:“官人,這個你就莫要問了。”
鄭智點點頭,也不再問這個問題,又道:“那你們的鹽是從哪裡來的?”
“官人放心,我們家的鹽絕對是好鹽,京東東路,山東那邊煮的海鹽,質量絕對是上等的。”小二倒是沒有多想,直往生意上面去想。
卻是鄭智聽得眉頭皺了起來,這私鹽竟然就這麼光明正大擺在鋪子裡賣,私鹽已然氾濫起來,自然也有官府收受利益的事情。
這些關節已然到了明面,鄭智想得片刻,卻是又微笑起來,既然如此,這利益自然也就要收到經略府衙門裡來。
又是一條賺錢之道,山東能煮鹽,滄州自然也可以煮鹽。幾千党項人放在滄北只是養馬倒是浪費了,煮鹽正好,煮鹽也不是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事情,找個人來一教就會。
至於這鹽該如何賺大錢,還要好好謀劃一番。(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六章 看個鳥看
童貫啟程出使遼國了,自然不路過河北東路,而是往河北西路而去,也就跟鄭智遇不上了。
端明殿大學士鄭允中為正使,童貫為副使。鄭雲中負責正式的文書往來,童貫負責軍事與政治利益的會談。也是為西夏這一戰的事情做後續的工作。
當然,童貫在遼國,也會受到人格上的侮辱,也間接導致童貫變成一個堅定的主戰派,也間接促成了宋金的海上之盟,南北夾擊滅遼。
鄭智一襲勁裝端坐馬上,魯達史進總在身邊,武松也在身旁,還有牛大帶著十來個親兵。
如今韓世忠正式在軍中做了營指揮使,孫勝超也入軍中做了都頭,林沖也做了營指揮使,王進為主基本負責軍中事務,楊志也做了都頭,便是連史進的徒弟蓋毅,混了個大隊頭的職位。還有老胡、餘大力也皆是營指揮使。
軍中也正在準備招兵的事情,更還有甲冑兵器弓弩,以及床弩等器械的打造事務。
此去陽穀,本只有為武松解決一些問題的事情,卻是鄭智心中又起了另外的念頭,也要打聽一下山東私鹽的情況。
江湖利益紛爭,也多是廝殺解決的事情。當然廝殺之後,最終還是在談判桌上來議定。
山東曬鹽盛行,自然也要找到幾個不錯的技術人員。
對於滄州而言,著手開始曬鹽,出鹽太慢,鹽池造好,就是一個等待的過程,自然就要開始煮鹽先出。
一行十幾人,個個高頭大馬,衣著都是緊袖勁裝,腰帶也把一身衣物扎得不漏一點風,眾人身後要麼揹著木盒子,或是揹著長條大布包。
卻是武松直接把一柄手刀挎在腰間,顯然這武松耍起手刀最是順手,手刀倒是比軍中兵器小上許多,帶在身上並不費事。
眾人打馬走得並不十分快速,也是武松才練習騎術不過七八日,並不能騎得十分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