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頁(第1/1 頁)
他這本書也就是私底下寫著玩玩的,怎麼竟然傳到了海外? 這種名聲,有些不想要! 【《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有記載:“新羅、日本東夷諸蕃,尤重其(張鷟)文,每遣使入朝,必出金貝以購其文。”】 【張鷟所有的作品中,《遊仙窟》在日流傳最早,也是中帶有駢儷色彩的語言,都可以看到《遊仙窟》的影子。】 【9世紀成書的《日本靈異記》是平安時代早期的佛教故事集,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故事集。整本書多采用華夏史料、佛典、六朝志怪和唐代文言小說,序言中也提及唐傳奇《冥報記》和《金剛般若集驗記》。】 天幕放出一系列學習了唐傳奇的日本文學作品,也放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奈良時代,華夏文學作品對日本文學的影響最大也是最全面的,漢字和漢文書籍的傳入直接促成了日本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唐傳奇也是在這一時期大量傳入日本,這時候的日本文學作品對唐傳奇更多的是直接模仿和借鑑,無論是詞彙語句、開篇佈局還是情節構造。 平安初代,日本開始全面推行唐風化運動,當時“漢文詩”為日本朝廷的官方文學。 平安中葉後,日本廢除遣唐使、開始創作自己的假名文字,當時的日本作家開始用假名文字創作,促進了日本文學的大發展。 而從奈良時代就開始引進的唐文化早已在此生根發芽,雖然這一時期的作品是用日本文字撰寫而成,但大唐文化的影響隨處可見。唐傳奇作為可以比肩唐詩的唐代文學的兩座高峰之一,自然對平安時代的文學作品影響頗深。 “開始還是全盤推行唐風化運動,學完之後就廢除遣唐使,日本這是在借雞生蛋。”李世民眼神深邃,彷彿已經透過時空看到了隔海相望的島國。 “日本對大唐的瞭解太深了,但是大唐對日本的瞭解還是不夠。”長孫無忌神色肅然,“陛下,我們需要對加強對日本的瞭解。” 不光長孫無忌這樣的文臣是這樣認為,武將同樣認可,這一刻達成共識。 曾經,大臣哪怕提議大唐設立類似漢武帝時期的“繡衣使者”的情報機構,反而被李世民拒絕了,對特務機構沒興趣。 但是這一次,李世民開始重視軍事情報機構,為了瞭解外面的敵人。 “等天幕結束,我等認真商量一下。” 【當唐朝因為藩鎮之亂分裂為五代十國,宋朝因為文弱不斷南遷賠款時,日本在穩步發展,文學達到了新的巔峰。】 【前面咕咕說過,日本正處於多位女皇當權的時代,而因為日本的女皇當權,對女性文學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劉娥:“女性文學?” 劉娥開始回憶大宋的才女,貴族之間雖然經常有些才女小有詩名,但是與天幕上的那婁逞、黃崇嘏相比還是差遠了。 劉娥有些遺憾,大宋已經沒有了唐傳奇裡面的俠女,也沒有了那些文武雙全的才女,女性文學對她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彙。 在民間,獨自一人在書房裡喝茶的李清照手裡的茶都冷了也沒心思繼續喝。 女性文學是什麼?她的詞算嗎? 可是單獨她一個人的詞怎麼能算一個社會的女性文學,一個文學流派怎麼也要一群人,那如何才能讓社會上興起女性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