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頁(第2/2 頁)
又有些無奈。 太晚了,已經太晚了! 若是自己早生個幾l百年多好,現在他研究的歷法只能給滿清用,真是不甘心! 【而西方,不僅當權者的目光看向了外面的世界,文人的題材、眼光,也受到影響,開始關注更外面的世界。】 1589年,明神宗萬曆皇帝開始沉湎酒色,不再上朝; 1590年,伊麗莎白一世執政期間,經濟和工商業大力發展,莎士比亞受到影響,充滿樂觀情緒,創作歷史劇《亨利六世》; 1591年,湯顯祖目睹了萬曆朝的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縣知縣; 1594年,莎士比亞創作經典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 1594年,湯顯祖在遂昌縣當官,他建射堂,修書院。有時下鄉勸農,勸課農桑,讓當地欣欣向榮。彷彿是受到鼓舞,湯顯祖竟然把監獄裡的犯人放回家過年,被政敵抓到了把柄…… 1595年,莎士比亞創作《仲夏夜之夢》、《理查二世》; 1596年,莎士比亞創作《威尼斯商人》、《約翰王》; …… 此時,湯顯祖還在遂昌縣當地方官; 1598年,湯顯祖怒而辭職,回到家鄉。後來,吏部和都察院以“浮躁”為由正式給他一個罷職閒住的處分時,他棄此敝履早過三年。 1598年,湯顯祖作《還魂記》,即《牡丹亭》,不少情節取自宋朝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 1600年,湯顯祖作《南柯記》,根據唐代李公佐的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改編; 1601年,湯顯祖作《邯鄲記》,根據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改編,與《南柯記》相似,都是大夢一場表達對腐敗官場的譴責; 1601年,英國開啟圈地運動,社會動盪,莎士比亞開始轉向悲劇,作《哈姆雷特》; 1602年,李贄死於獄中,湯顯祖悲痛欲絕,為崇拜的思想家和好友作詩哀悼,此後逐漸信佛,晚年潛心修佛; 1602年,莎士比亞創作悲劇《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1605年,莎士比亞連作悲劇《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集齊“四大悲劇”;在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創作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出版…… 1616年,湯顯祖在東方去世,莎士比亞在西方同年去世。 湯顯祖在天幕上,彷彿看完了自己的一生。 原來,在西方的同一時刻,還有另外一個西方人,寫了如此多的著作。 再看看自己,剛因為《紫簫記》被人攻擊,說他影射朝政,不得不停筆擱置。 湯顯祖突然對官場完全沒什麼興趣了。 反正現在的黨爭文鬥煩不勝煩,未來也是要辭官歸隱,不如早點辭官,多寫一些作品! 這個莎士比亞,比自己的作品多出太多了! 【歷史學家稱原始人文主義在歐洲廣泛傳播的14至16世紀為文藝復興時期,莎士比亞正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文學家,劇作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