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第1/2 頁)
【屈原之後,宋玉等人把屈原的辭令演化為“賦”。這也為後來的漢賦奠定了基礎。】 “竟然沒有孔聖人……” 漢朝,董仲舒有些遺憾,也有些惴惴不安:天幕,或者說後世,不會真的完全不學儒家吧? 司馬相如緊張中又含著期待:天幕既然提到漢賦,不知道會不會再誇誇他的賦?他又寫了不少新作品,完全可以多誇幾句。 只有劉徹,摸摸下巴,看著天幕意味深長。 他發現能上天幕的都是有點“特長”的,自己作為帝王,除了“千古一帝”,其他提到的似乎太少了。 就連宋徽宗都能因為寫醫書多提幾句,他總不至於連宋徽宗也不如吧? 雖然他不會寫,但是可以命人編,後世很多皇帝不都是動不動組織人編書,一修就是篇幅宏大的鉅著。 若是以前,大漢只有竹簡可用做不到,現在大漢既有造紙術也有印刷術,大漢也可以!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歷史著作。有編年體的《左傳》,國別體的《國語》《戰國策》等,這些都屬於歷史散文。】 【《左傳》以《春秋》所敘述的大事為綱,記載了春秋時代250年的歷史事件,具有歷史的真實性;】 【《國語》偏重記言,《戰國策》主要是記載戰國時期的歷史,特別是縱橫家的言行。】 【這些散文對後世的議論文、史傳到小說、漢賦都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一些表現手法,比如最著名的“春秋筆法”“左傳義法”,也成為了後世文□□動的旗幟。】 天幕掛出了後世對“春秋筆法”的定義: “春秋筆法”,也稱春秋筆削或“春秋書法”,又稱微言大義,是華夏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或者說一種使用語言的藝術。 這個說法來源於孔子編纂《春秋》時的創作手法,對於當時那些重大的、不好定論的史實,往往欲言又止,採取諱而不言的態度。 漢朝,古文經之爭中,今文經學尤其推崇“微言隱義”和“微言文”。 東漢今文經學家何休手中執筆,在看天幕時仍不忘奮筆疾書,聽到此處,大聲讚揚:“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孔聖人的《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貶,我等該好好學習!” 他的妻子何夫人在門外聞言,無語了。 丈夫在外時嘴笨,不善言辭,無論是年輕時求學還是後來收徒,他人有問只能寫在紙上,用書面作答。 後來入朝當了郎中,又與朝臣不和,覺得不符合自己的生平所願,於是稱病辭官。 黨錮之禍起後,何休受到連累被禁錮,沒想到何休反而樂在其中,把自己關在家中閉門不出,每日埋頭在書房裡,用功十餘年,一連創作了許多書籍。 有《春秋公羊傳解詁》12卷,注《孝經》、《論語》等,現在正在寫的就是《春秋漢議》,以春秋大義,駁正漢朝政事600多條。 何夫人總覺得,丈夫這樣的作風遲早要把整個朝廷得罪完。 但是心裡又隱隱有種期待,萬一,丈夫能憑藉自己書籍青史留名,豈不是能扭轉目前的困境? 想到這裡,何夫人捏緊帕子,看著天幕,緊張地等待著後面的故事。 【先秦時期還有一項著名的文體,那就是“寓言”!】 【同學們,不知道大家上學時有沒有被《韓非子》裡面的寓言故事所騙,以為是真實的歷史故事?】 【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鄭人買履》、《買櫝還珠》、《宋人疑鄰》、《螳螂捕蟬》等等,都是《韓非子》裡面的寓言!】 【咕咕當年上學,還以為真有那麼愚蠢的鄭國人是故事裡那樣買鞋的……】 秦朝時百家弟子狂笑,除了鄭國人。 今天,也是鄭國人風評被害的一天。 鄭國人開始瘋狂罵罵咧咧:“我們又不是傻子! “韓非如此貶低我鄭國人,我們也要寫寓言嘲諷他! “對,寫!把六國人都嘲諷一遍,我們鄭國人才是最聰明的! 群情激奮中,某位鄭國貴族一時口不擇言,當著眾多六國人的面這樣一說,瞬間迎來六國舊民的視線。 “哎呀,誰打我! 鄭國貴族感覺氣氛猛地一靜,正在緊張時,不知道誰從背後打了他腦袋一下,快速回頭,結果後背又被打了。 “太過分了!當我們沒看到是吧! 其他鄭國人看到,一起朝著出手的人動起手來,打作一團的同時還有人傲然的籠袖旁觀: “以為只有你們會寫,我們也會! “不是隻有韓非會寫,李斯也會! 朝堂之上,李斯看著天幕又開始讚賞韓非,還被話語中透露的後世學子都學習韓非的書籍羨慕了。 他已經在寫了,《李斯子》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