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第2/2 頁)
也能傳世! 【老實說,看這些故事完全能理解始皇帝為什麼喜歡《韓非子》,我也喜歡嘿嘿。】 嬴政:“…… 雖然但是,他也不完全是為了看故事,怎麼說得他像是喜歡看故事的小孩。 連嬴政的子女也對這些故事感興趣起來,聽起來法家原來也可以這麼有意思…… 【“寓言 一詞最早見於《莊子》,莊子說“以寓言為廣,即用寓言來闡發自己的主張。它產自民間,是從比喻中發展起來,在原著中其實並不獨立成篇,只是作為論證手段之一,在戰國時代比較盛行。】 【《莊子》一書,寓言共有200多個,《韓非子》中達到300多個,其餘著作也不少見。】 【比如我們很熟悉的“揠苗助長 “齊人乞墦 “一子學弈 來自《孟子》,“望洋興嘆 “庖丁解牛 “莊周夢蝶 來自《莊子》,“刻舟求劍 來自《呂氏春秋》,“南轅北轍 來源於《戰國策·魏策》,“畫蛇添足 來源於《戰國策·齊策》,“狐假虎威 來源於《戰國策·楚策》。】 “這些,我們也學。 秦朝的貴族非常驕傲,原來他們學的書籍內容跟後世一樣。 “後世海納百川,各家都學,頗有雜家之風。 雜家弟子得意的挺起胸膛。 雜家“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呂不韋在世時得到重用,並且編書有《呂氏春秋》,就是天幕上提到的《呂氏春秋》! 【是不是發現我們老祖宗的想象力也非常豐富?】 【這些寓言,上繼遠古神話,下啟發小說,直接影響惡劣唐朝、明朝的寓言創作,也可以看作是後世魏晉雜事、志怪小說的雛形。】 【不得不說,先秦時期的聖賢們養活了後世多少文學家史學家!】 這一次,百家齊齊驕傲:沒錯,他們老祖宗就是最厲害的!!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 【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咕咕前面說過,這裡不再贅敘,只說一下對後世的影響。】 【從散文上來說,漢初政論家賈誼、晁錯等的政論文都是從荀子、韓非及其他法家的議論文發展而來。 魏晉以後,老莊大行於世,“竹林七賢”的嵇康和阮籍大談玄風,東晉玄言詩風獨盛,齊梁文論書札也受到影響。 唐宋時期,古文家和往後的古文家對先秦諸子散文也是學習者頗多。】 【在詩歌上來說,《詩經》中的“國風”和以《離騷》《天問》為代表的楚辭,成為了後世的“風騷”並列的兩種文體,一為集體創作,一為文人獨立創作;一為現實主義,一為浪漫主義,也為唐詩宋詞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打下了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小說家”,在當時不受重視,並沒有成為當時顯學,但是明清時期小說家大放異彩,有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各朝各代代表文體。】 嬴政:“大秦呢?” 他掃視著自己的滿朝文武,不敢置信:“大秦人才濟濟,竟然在後世沒有文采留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