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第2/2 頁)
很快,一地一地的成果相繼遞到了康熙面前。 玄燁看著收上來的“醫藥費”的數目,都給氣笑了:“想不到,我大清竟然有這麼多富戶。” 國庫收到的稅都沒今日這般給嫖客罰款和看病的醫藥費來錢來得快,那些大戶人家隱瞞莊子上的人口,各種漏稅不交,誰知道都把錢留著貢獻給了青樓! 而且大部分青樓背後本就有權貴勢力,交商業稅再次瞞報,最後還是流向了權貴自己的口袋裡。 玄燁重重地把摺子摔在桌上,換了一份,看著長長的名單,再次冷笑:“一個個真是不怕死。” 天幕都已經提醒性病多麼嚴重,偏偏還存著僥倖心理去,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玄燁召來太醫:“找幾個那處疾病嚴重的例子,帶那些人去參觀一下。不親眼看看都不知道嚴重性。” “是,陛下。”太醫令在心裡短暫的同情那幾例嚴重病患一下,這一次,可謂是又生病又丟人。 玄燁說完又問:“讓你們印書的事情進行的如何了?” 太醫令還是有些猶豫:“前朝的醫書都已經找出來了,陛下,真要印刷發給民間嗎?” 玄燁反問:“滿清連蒙古人都不如嗎?” 蒙古在大清,只是他們的附屬,但也屬於大清,也意味著同樣能看到天幕。 如果他們在天幕上看到自己的祖先那麼優秀,那麼重視醫者,會不會重新學習祖先去招攬漢人漢醫? 一定會。 不用玄燁提醒,太醫令自己也快速反應過來了。 “臣懂了,臣這就去辦。” “不僅是漢醫,還有蒙古醫術,滿族醫術,其他方方面面,都可以印刷。”玄燁回憶著宮中太醫院的分科,和各族的太醫,挨個點名一番,“醫學需要交流才能發展,發達的醫術受益的是我們所有人。” 太醫令一聽就笑了:“陛下放心,大家都不甘落後,一定會盡心盡力。” 誰還沒點攀比心了,太醫院最近競爭力可大了,忙得都沒時間勾心鬥角了。 不僅太醫院競爭力大,民間競爭力也很大。 在短短的時間內,興起的不僅僅是各地的醫學行會,醫學交流會議,還有醫學校。 各個醫藥世家拿出本錢打造的醫學校——或者說 還是類似縣學之類的小型私塾 只不過從教授儒學改為教授醫學 從只傳授給自家弟子改為也收學生傳授。 到底有多少能接近現代醫學 只能等後期再看。 各個醫藥世家紛紛掛出自家的招牌: “朱氏醫學校” “高氏醫學院”等等。 紀曉嵐早上上街過早 看著近幾日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醫學校 饒有趣味湊上前去看醫學校的介紹。 “李氏醫學校 創始人祖上是藥聖李時珍!” 紀曉嵐看得哈哈大笑 又去看另一家。 “孫氏醫學校 祖上是藥王孫思邈!” 他笑著搖搖頭 湊熱鬧的挨個看 發現了好多什麼“張氏……張仲景後代……”這樣類似的 甚至還看到“吳氏……吳有性弟子 擅長瘟疫……” 頓時一陣震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