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數字處理之後,便會成為新媒體王國的重要資源,也就成為了微軟搏擊沙場的利器。�
而這還只是前線的戰事。在微軟的研究院裡,那個微軟希望用以改寫PC時代的東西就安靜地躺在一位研究人員辦公桌上的亂紙堆裡。它叫Tablet PC,翻譯過來叫“平板電腦”。2000年11月,蓋茨曾經發布過一個令PC業界心驚肉跳的預言,他說,TabletPC將取代膝上型電腦,並將為PC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這個A4大小、外形類似手寫板的電腦上有著神奇的功能,沒有鍵盤,用一隻數碼筆,就可以實現連筆中英文輸入、影象識別、將手寫資訊匯入Word並作為電子郵件等功能。而這還不是蓋茨追求的最終目標。
研究員們正在研製比手中的數碼筆更加“聰明”的筆,它像一隻普通筆一樣可以在紙、桌面等任何介質上進行文字、資料、圖形等的記錄,然後透過無線網路將一模一樣的記錄內容傳回電腦。如何讓人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流更簡單便捷是研究人員研究的重點。
這個神奇的想法與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張亞勤推崇的蓋茨定律不謀而合:科學與幻想之間,也許只有一步之遙。
蓋茨說:“這些人絕頂聰明、與公司一起成長。他們組成了一個的團隊,而領導那群具有‘螺旋槳頭腦’的聰明人組成了‘研究院’”。
在微軟研究院中,這樣神奇的東西比比皆是。5…10年後人類社會的新的計算機和家庭電器的標準可能就會從這裡誕生。微軟也在利用這些辛勤的科學家們為自己的領地構建一道又一道足夠牢固的馬其諾防線。
似乎空洞縹緲的微軟決策在這裡正在並將繼續影響著人類的生活。這裡做的不是產品、應用的研究,而是基礎研究,而這種研究雖然現在不可能實現,但將來註定會成為主流。
市場不是等來的而是找來的
蓋茨對於市場重視迫不及待地進行出擊。這一方面是因為蓋茨天才的經商天分使然,另一方面,微軟的研究實力也在推動著企業向實用化發展。
平滑而高效的科技轉移是美國獲得科技優勢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微軟的特色之一。微軟在長期的軟體開發過程中為市場和科研搭起了一座橋樑。雖然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研究工作鼓勵冒險不懼怕失敗,鼓勵研究者擁有長遠的目標和規劃,做
長期投資;而產品開發工作則更多地考慮眼前的利益,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微軟還是能在一個企業裡將這二者進行完美的統一。
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曾經說過,我們只有一個使命,即理解我們的顧客,並以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速度滿足顧客的需要。這其實也是所有科技企業在從事產品開發時都始終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研究機構發展科技,生產部門製造產品,研究人員通常都是“思想家”,而產品開發人員更多的是“實踐家”。這兩類工作和兩種技術人員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如果我們希望更好地促進研究成果向實際產品的轉移,就必須在保持它們各自特色的基礎上,為它們的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例如,當一個企業既擁有研究部門,又擁有生產部門時,這兩類部門之間就要保持嚴格的分工和明確的界限,同時,它們也必須緊密合作,協同配合。微軟公司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微軟既擁有微軟研究院這樣專門的研究部門,也擁有相當多的產品開發部門。為了促進研究成果的轉移,微軟鼓勵研究人員充當新技術的推銷者,向產品部門推銷科技成果,同時也鼓勵產品部門把使用者需求和產業發展態勢及時反饋給研究部門。
蓋茨最近在一次演講中說,微軟公司要做兩類事情,一類是滿足使用者現在的需求,另外一類是滿足使用者未來的需求。這表明,微軟公司已經將科研和開發視作了公司發展的兩條主線。事實上,微軟既為兩類不同的機構制定了共同的目標,建立了溝通渠道,也嚴格劃清了二者的界限,為不同型別的機構制定了不同的考評制度。
同時,微軟也允許並鼓勵人才在兩類機構間轉移和流動。例如,亞洲研究院的負責人張亞勤就被先後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調入了不同的產品開發部門,這是研究人才向開發或管理人才轉移的例子,相應的,微軟公司內還有許多從產品開發部門進入研究院從事研發工作的例子。現在,微軟研究院每年都會向產品部門輸出大量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大多都被應用到了微軟公司各類成功的軟體產品上。
有人把微軟比作全世界最大的腦力壓榨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