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卷數多少均為13篇。銀雀山竹書《孫子兵法》為迄今最早的傳世本,惜為殘簡,不能窺其全貌。現存的重要版本有南宋寧宗時所刻《十一家注孫子》3卷足本,宋刊《武經七書》本;另有西夏文字以及其他明、清以來各家注本50餘種。現有日、法、英、俄、德、捷等譯本流傳。
《孫子兵法》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時代的產物,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軍事思想。它繼承、發展前人的戰爭經驗和進行兼併戰爭的軍事理論,揭示了戰爭的若干客觀規律,具有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被譽為“兵經”,在世界軍事史上也佔有突出的地位。它開宗明義地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戰爭看作關係軍民生死,國家存亡的大事而加以認真研究。書中還著重論述了決定戰爭勝敗的基“本因素,提出要對戰爭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精: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它又提出:“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認為從這七個方面(即七計)對敵對雙方的優劣條件進行估計和比較,就能在戰前判斷誰勝誰負。它把“道”放在“五事”、“七計”的首位,“道”,指政治。把政治作為決定戰爭勝敗的首要因素,這是《孫子兵法》的重要貢獻。《孫子兵法》重視和強調將帥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將是“國之輔也”。把具備“智、信、仁、勇、嚴”5個條件的將,看作是決定戰爭勝敗的“五事”之一,把“將孰有能”列入“七計”之中。它的治軍思想,在於文武兼施、刑賞並重。認為“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書中“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的名言是科學的論斷,揭示了正確指導戰爭的規律,至今仍是真理。《孫子兵法》中關於作戰方針、作戰形式、作戰指導原則等的論述,都是以“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一思想為基礎的。
由於階級和歷史的侷限,《孫子兵法》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消極成分和糟粕。它過分誇大將帥的作用,甚至提倡愚兵政策,把士卒看成群羊,要“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這些是唯心史觀的表現。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時期偉大軍事家孫武,大約成書於春秋末年。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註解,為後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開啟了方便之門。
《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保庫,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8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向人透露:他的軍事著作中所闡述的觀點,其實在2500年前的《孫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確實對孫武及其著作深感興趣,不僅為《孫子兵法》英譯本作序,還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戰略論》前面大段引述孫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都奉命攜帶一本《孫子兵法》,以便在戰場上閱讀。
《孫子兵法》歷代都有著錄。1972年4月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書《孫子兵法》為迄今最早的傳世本,可惜為殘簡,不能窺其全貌。現存重要的版本為南宋寧宗時所刻《十一家注孫子》,宋刻與宋抄《武經七書》本,其中宋本《十一家注孫子》經清代孫星衍校定考辯後,成了近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敷實用的讀本。
注:《武經七書》
宋代官方校刊頒行的中國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內收《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三略》、《李衛公問對》7部古代優秀軍事著作,對宋以後軍事學和戰爭實踐有較大影響。問世之後,注家蜂起,具有代表性的有宋代施子美《武經七書講義》,明代劉寅《武經七書直解》、黃獻臣《武經開宗》,清代朱墉《武經七書匯解》、夏振翼《增補武經三子體注》、魯經《武經大全標題會解》、陳玖學《七子兵略評註》等。
作者:孫武
中國古代軍事學家,中國古代軍事學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後人稱之為『兵聖』。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博興北,一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