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頁)
的一個座標,這個座標對今人的觀察依然具有作用,它以北極星為中心。北極星就是古人說的北辰,人們認為它在中央不動,是天帝,有時稱太乙、太一等。如果把它比作一個鐘錶的中心點,它的指標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中的天樞、天漩、天風、天權四星象一個勺子頭,稱斗魁或漩硯,玉衡、開陽、搖光三星象一個勺子把,稱作斗柄。斗魁的前二星與北極在一條直線上不變,整個北斗星則是圍著北極旋轉。二十八宿猶如鐘盤上的刻度,在天體這個大圓周上排開。東方七宿是角、亢、氏、房、心、尾、箕,象蒼龍。北方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象龜蛇。西方七宿是奎、婁、胃、昂、畢、微參,象白虎。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象朱雀。斗柄是順時針方向轉,而按座標觀察到的太陽月亮則是逆時針方向轉。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執行,這就是天體執行的一個大致輪廓。我們習慣於一個圓周為360度,而《周易》的圓周取象於天盤的運轉,按天地日月的運動,精確地說,一個圓周是365度。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運動情況制定出曆法。見於文獻的,最古的是《夏小正》,其次是《堯典》。春秋時的《管子》裡有些記載,再後是《禮記·月令》。秦朝時的《呂氏春秋》也有《月令》。漢武帝時,巴郡落下閡運算轉歷,推步晷刻,以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日夜半朔冬至而名節令,察寒暑,制定出有名的太初曆。但這些記載都是堯以後的事情,伏羲氏時代是個什麼樣子,沒有文獻可證,我們只能按傳承去推論。大致說來,春秋時的歷法是古四分曆。四分曆規定一個迴歸年長度為3651/4日,在十九個太陽年中插入七個閏月。因為歲餘1/4日,故名四分曆。這種曆法就是在春秋末年,已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依據漢人的說法,《周易》中的另一個原理是納甲。從《周易》的卦爻辭中看,當時人們已經用天干記日,這是一個事實。但天干怎樣與八卦搭配在一起,比較起來,納甲說較為合理。關於納甲的原理,現在能見到的典籍,始見於京房的積演算法,但京房沒有作出說明。他的作法是把十天干配在八卦上,乾卦配甲壬,坤卦配乙癸,震卦配庚,兌卦配了,巽卦配辛,民卦配丙,離卦配已,坎卦配戊。魏伯陽在《參同契》裡用月象說明這樣搭配的原理。他說:“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贍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贍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訖,曲折低下降。十六轉就統撰辛見平明。民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二十日,東北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他把一個月內月亮的變化分出六個步驟,初三是月芽初吐為“爽”;初八是上弦月,稱作“上弦平如繩”;十五是滿月,稱作“盛滿”;十六是滿月開始消退;二十三是下弦月;三十是月晦;初一是月朔。按天干的方位與八卦的卦畫之象一搭配,震卦猶如月芽初吐,月亮晚上在庚(西)方出現,所以震配庚。兌卦猶如上弦月,月亮在初八晚上出現在丁(南)方,故兌配丁。乾卦三畫皆實,猶如滿月,月亮十五晚上出現在甲(東)方,故乾卦配甲。巽卦下爻變虛,猶如十六開始消退的月亮月亮在十六日早晨從辛(西)方退去,故巽卦配辛。艮卦猶如下弦的月芽,相當於二十三的月亮,月亮於二十三早晨在丙(南)方消退,故民配丙。坤卦三爻皆虛,猶如月晦,月亮是三十日光明在乙(東)方消盡,故坤配乙。上半月據月出之方取象,下半月據月消之方取象,取陽順陰道月亮消長盈虛之理。至於壬癸,因為是在北方,每月之內日月在北方相會一次,所以壬配乾,癸配坤。戊己在中央為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坎得乾卦中爻(坎三),故坎配戊;離得坤卦中爻(離三),故離配己。所謂“七八道已訖”是說七八一十五,十五之後月亮滿極,上長之道已到盡頭。“曲折低下降”是說月亮西垂開始消退下降。“十六轉就統”是說十六又開始走上向下消退的軌道。
關於納甲的學說,還須說明的一點,是魏伯陽認為“坎離”是乾坤之用,就是說乾坤是陰陽的本體,坎與離是陰陽的作用,乾是太陽,表現在離上;坤是太陰,表現在坎上。所以以離為日,因為離是太陽;以坎為月,因為坎是太陰。按大自然運動的秩序,是太陽每年一個終始(實際是地球繞太陽一週);月亮是每月一個終始(實際是月亮繞地球一週),所以每月太陽與月亮會合一次。古人把這種對於天象觀察所得到的結論運用到《周易》中來,並不是生造出來的。
《周易》裡還可以見到五行學說的原理,雖然不如漢代人說的那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