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他間接地提到了這次勝出的歷史性意義——“這次選舉開創了許多先例,也終將被後世所傳頌。”除此之外,他真的無需多言,因為他所講的足以證明一切。
從某種意義上說,奧巴馬競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雄辯地證明:他的資質超越了種族(或許可以這樣說吧)。有不少人相信,他獨特的膚色、奇怪的名字和不尋常的背景會讓他在大選中敗下陣來。但結果是他贏得乾脆漂亮,是民主黨候選人中罕見的壯舉。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現在不存在種族歧視了呢?不,但我們較一年前已經進步了不少。奧巴馬的勝利,無論其政治派別如何,都意味著拯救一個國家於危難中的時刻的到來。誰都不會忘記,美國的種族問題被直接且完全地稱為“美國的困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前 言 奧巴馬時代(2)
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也是一位愛國者,他的一生都在為國盡忠,為民效勞。不過,在 2008 年這一歷史時刻,他卻站錯了隊。與希拉里?克林頓一樣,他也是位令人敬佩的國家公僕,然而,他最大的不幸就是在這條勢不可擋的政治道路上扮演了“攔路虎”的角色。這個時代最大的迷思就是,如果他在 2000 年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中擊敗了布什而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那麼 8 年後的今天世界將變成什麼模樣?外部力量所創造的這種大環境——主要是秋季爆發的金融海嘯以及總統布什持續低迷的支援率,都預示著共和黨的勝利之路異常艱難,再加上對手奧巴馬無可爭辯的政治才能,共和黨的勝算就更加渺茫了。
如同 1932 年的富蘭克林?D。 羅斯福(Fran lin D。 Roosevelt)和 1980 年的里根一樣,奧巴馬在 2008 年贏得大選,將標誌著一個劃時代的鉅變。也許現在下結論有些為時過早,但不妨試想一下——奧巴馬上任前後,美國的政治會有何變化?當然,眾多奧巴馬迷早已勾勒出了這一前景。出口民調(指選民投票後,一些機構會在出口處訪問他們把票投給了誰,從而做出一個預測。——譯者注)顯示,每 10 個選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