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始蔓延。
牆倒眾人推,媒體的狂轟濫炸、一系列負面報道使得“巨人”和史玉柱深陷重圍。得到訊息的債權人蜂擁而至,將巨人集團總部辦公樓圍得水洩不通。巨人大廈停工,總部辦公樓被拍賣抵債,銀行賬戶被法院凍結,巨人集團欠債億,巨人名存實亡。
社會各界對史玉柱普遍持幸災樂禍的責罵態度,彷彿剛剛在昨天還被奉為英雄的史玉柱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笨蛋,往日他身上和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視若神明,如今則全都成了缺點,而且都是致命的缺點。說他不應去搞什麼房地產,不該做保健品,說他廣告做得太多了,是吹起來的肥皂泡,說史玉柱的性格有缺陷,知識分子經商還是不行,甚至有人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說史玉柱純粹是個騙子,應該把他抓起來等等。人們都以為這下史玉柱是徹底完了,欠債近3億,讓他再活三輩子也不可能還清,沒有人相信他還能東山再起。
在這樣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裡,史玉柱自己也感到一片迷惘,他像個做錯了事的小學生一樣到處做檢查,同時也悄悄地四處奔走,向人求教,尋找東山再起之策。
第三節 “巨人大廈”的倒掉(2)
史玉柱北上北京與柳傳志、段永基對話,但沒有找到現成的答案;赴濟南,向吳炳新求教,但吳炳新話音剛落,三株自己大廈傾塌,全軍覆沒——1996年,湖南常德漢壽縣退休老人陳伯順在喝完三株口服液後去世,1998年3月,法院宣判三株敗訴後,20多家媒體炮轟三株,引發了三株口服液的銷售地震,從數億元的月銷售額跌至數百萬元,三株開始全面虧損。1999年,三株的200多個子公司停止,絕大多數工作站和辦事處全部關閉,全國銷售基本停止。
三株的遭遇令史玉柱不寒而慄,深感失望。
1996年8月16日,三年前開始銷售的第一批樓花到期,而此時的史玉柱又到哪裡去找錢補給曾經承諾的100%回報的樓花購買者們?岌岌可危的巨人集團甚至連本金都無法交還給人家。在樓花到期的前兩個月,化被動為主動的巨人為了維持形象,還在做著穩定局面的宣傳工作。根據史玉柱的安排,巨人大廈將因為地下室工程的問題延期1…2年完工。不過聰明的史玉柱採取了欲揭其短,先揚其長的方法。重點突破報告文學和長篇通訊,還帶著專訪和言論,向公眾展示了一個前景光明的巨人大廈。其代表作便是1996年7月在《珠海特區報》上發表的六易其稿的長篇報告文學《巨人大廈樹豐碑》,文章氣勢恢宏,分為三個部分:豎起豐碑、走向地心和托起太陽。經過此番的渲染和鋪墊,在樓花到期之時,巨人集團借勢在《珠海巨人報》頭版刊登了《關於樓花兌付的通告》,通告中稱,經有關部門的批准,巨人大廈的樓花將按照下述的幾種方式返還,購樓者可自行選擇其中任一方式:
方法一:樓花到期時,經預約,可於3個月返還預付款,之後6-12個月內分期返還契約中所約定的補償金;
方法二:經預約,樓花到期之日9個月一次性償還預付款和補償金,並按契約規定的補償率,對預付款增加支付9個月的補償金;
方法三:經預約後,15天-30天返還預付款和利息,利息按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計算;
方法四:預付款和補償金總額達到購房款的20%或以上者,即可轉為受其購房款,購樓時可享受8折優惠,其餘的購房款在交樓時支付或由銀行提供按揭。
毫無疑問,這個給付方案在某種程度上將了投資者一軍。儘管投資者們義憤填膺,但從法律的角度,投資者的利益僅有第三條的補償方案能受到法院的保護。舉棋不定的投資者們面臨著進退兩難的選擇。
據當時的回憶,為了應付巨人大廈集資者,巨人集團曾抽調一批精壯結實的“猛男”駐守售樓部,這不禁與其他售樓部小姐靚麗如花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火山爆發:債權人紛紛圍攻巨人總部
1996年底,巨人的員工停薪兩個月,一批骨幹離開公司,整個公司人心惶惶;風光一時的巨人集團已經搖搖欲墜。1997年1月12日史玉柱外出歸來,遇到10餘名債主登門討債,危機終於爆發。史玉柱對債主承諾:“老百姓的錢我一定還,只是晚些。”跟隨債主而來的若干記者,立刻將此事大做文章,於是更多的債主蜂擁而至,事情鬧大了。
當風聞而來的香港記者探訪巨人集團時,恰逢此時巨人員工休假,集團總部大樓只有幾名保安遊蕩,大門緊閉,於是新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