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人書中的故事似乎變成了現實。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節“請稱呼我為‘史大膽’”(2)
以至於,每當回想至此,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史玉柱都會情不自禁的說:“這不是一次純粹的遊玩,在整個過程中父親給我講了很多蘊涵哲理的故事,它們讓我明白與其崇拜小說中的歷史人物,不如努力去讓別人成敗自己。”
史玉柱說:“人生就是‘魔方’,是色彩斑斕還是黯淡無光,全靠自己的一雙手。”
3.啟明星:《十萬個為什麼》
《十萬個為什麼》這一圖書於1961年首創40多年來,以其貼切的編輯形式、嚴格篩選的圖文內容影響了無數求知路上的讀者,而史玉柱就是其中之一。
再來看看我們的小史玉柱,小人書沒有了,從合肥回家後的史玉柱只好找來《十萬個為什麼》。而這一次,父母不但沒有阻止,相反還相當支援。
幸福的童年總是相似的,很多人在童年時都看過《十萬個為什麼》。不過,看過之後,對大多數人來說,為什麼還是為什麼。但在對於看《十萬個為什麼》史玉柱表現出了他年少特有的天賦。史玉柱對這充滿魔幻的書有非常獨特的讀法——他要親自去探尋為什麼究竟是為什麼。
於是,順其自然地,年幼的史玉柱他很快就迷上了科學技術,並千方百計地去試驗和探究。
讀小學五年級時,史玉柱在自己的家門口樹起一根高高的木頭十字架,架子上纏滿蜘蛛網狀的金屬線,再接通一根地線,澆上鹽水,然後用一些廢舊的收音機零件,因陋就簡地組裝了一個收音機。使史玉柱不敢相信的是竟然組裝成功了,雖然簡陋,但效果還很不錯,清晰且足夠大。
初次的成功“膨脹”了史玉柱的“野心”。
4.“無法無天”:自制黑色炸藥
如果說是小人書讓史玉柱熟悉了傳統和歷史,那麼《十萬個為什麼》則讓他變成了一個敢想敢做的實踐者——那一年,史玉柱要製造炸藥,造那種把諾貝爾炸得遍體鱗傷的炸藥!
《十萬個為什麼》這一圖書於1961年首創,40多年來,以其貼切的編輯形式、嚴格篩選的圖文內容影響了無數讀者,而史玉柱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此書曾風靡一時,幾乎所有家庭都會備一套。
再來看看少年時的史玉柱,小人書被母親付之一炬,從合肥回家後的史玉柱就找來了《十萬個為什麼》。而這一次,父母不但沒有阻止,反而還相當支援。
很多人在童年時都看過《十萬個為什麼》。不過,看過之後,對大多數人來說,為什麼還是為什麼。但對於看《十萬個為什麼》的史玉柱卻表現出了他年少特有的天賦。史玉柱對這充滿“魔幻”的書有非常獨特的讀法——他要親自去探尋為什麼究竟是為什麼。
於是,順其自然地,年少的史玉柱很快就迷上了科學技術,並千方百計地去試驗和探究。
讀小學五年級時,史玉柱在自己的家門口樹起一根高高的木頭十字架,架子上纏滿蜘蛛網狀的金屬線,再接通一根地線,澆上鹽水,然後用一些廢舊的收音機零件,因陋就簡地組裝了一個收音機。讓史玉柱不敢相信的是竟然組裝成功了,雖然簡陋,但效果還很不錯,清晰且足夠大。
初次的成功“膨脹”了史玉柱的“野心”。
再一次,史玉柱按照書上說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開始自己配製土炸藥,認真且嚴謹得像科學家在做一項極其精密的實驗。幾經反覆,還終於配製成功了。
炸藥製作成功了,史玉柱卻還異想天開地想試試炸藥的威力。他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把炸藥埋在路邊。這時已經“瘋狂”的史玉柱全然不知炸藥爆炸可能帶來的後果。
果然,炸藥爆炸了。轟一聲,爆炸“炸”開了史玉柱滿臉的喜悅,也把自己名字“炸”響,人送外號“史大膽”,但也“炸”怒了父母的心。因為,爆炸的炸藥嚇壞了剛好經過的鄰居。那時史玉柱才剛好十歲。
毋庸置疑的是史玉柱捱了父親的一頓暴打和母親的一番責罵。但史玉柱大膽的瘋勁並沒有因父母的惱怒而收斂。連炸藥都不怕,還會怕什麼?史玉柱的膽子更大了,那時候“史大膽”的稱號可謂是如雷貫耳,在史玉柱居住地附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史玉柱的膽子就這樣慢慢地練就了出來。於是,史玉柱總結出一條規律:只要有膽子,敢幹,就有成功的可能。
第二節 陳景潤之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