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得他的四川口音。
齊白石的作品能賣上較高的價錢,是他到了90歲之後。不過,那時他的一幅畫也就賣100元左右(新人民幣)。
其他許多國畫家,就沒有齊白石那樣幸運了。他們大多數被納入配給工資制的軌道,成為“幹部畫家”。
“幹部作家”還是“自由撰稿人”?
供給制在共和國成立初期,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各機關、各單位幹部的基本分配方式。在文藝界,首先從文學研究所開始。用這種共產主義分配體制培養作家、管理作家,在中外歷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建國後成為作家隊伍中主力作家的,很多都是共產黨員,他們多是有著雙重身份:既是黨的幹部,又是作家。對內對外,他們總是聲稱自己首先是一個共產黨員,其次才是一個作家。這時,他們都自覺地確立著自己在新的體制中的位置。
當時的作家更羨慕蘇聯的作家待遇。蕭三在他的《重遊蘇聯》一文中寫道:“戈爾巴托夫對我們說:‘蘇聯作家的生活好不好?看他工作得好不好。誰工作得最好,誰就生活得最好,黨和政府給他完全的生活保障。現在蘇聯的名作家每個人都可以買一個別墅,芬蘭式的,價值五萬盧布;可以自購汽車、汽油……作家有必要去各地考察、生活、訪問……的,作家聯盟給他一種創作的旅行派遣,給他旅費,他在那裡可以住幾個月。”
軍事共產主義性質的供給制,到了和平時期不便於長期維持。那麼,是轉向實行配給工資制,讓作家們獲得某級別的幹部身份呢,還是回到過去的自由市場制、依舊靠稿費為生的自由撰稿人?當時的選擇只能是前者。這是因為:
(一)社會已經不具有自由出版的市場,如何有自由支付稿費、版稅的社會空間?靠稿費生活的除了此前創作量很大、版權尚多的作家外,一般的作家靠多少年寫出一本書、幾篇文章,是無法生活的。如早期“湖畔詩人”汪靜之說:“我多年沒寫詩了,上海解放後第二天就寫了三首詩,投稿不登,以後就提不起興趣了。”像這樣的詩人心情,怎能讓他們靠稿費生存呢?對於新體制內的作家,工資制的實施,使他們即便長期不發表作品,也有生活保障。建國後17年間版稅制逐步取消,稿酬也一減再減,稿酬的有無只是生活水平高一些和低一些的標誌。詩人郭小川在日記中常提到,拿到了多少元稿費,陪夫人去買布料做衣服。從當時多數作家的生活情況看,稿酬再不是生活僅有的依靠了。不會像30年代周揚在上海時,妻子即將臨盆,手裡硬是連妻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