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詩中以豔美的辭藻描畫他的嬪妃們嬌嬈媚麗,堪與鮮花競美爭妍。但在“玉樹流光”之餘,也透露出盛衰無常的悲涼意味。
在後主現存的九十首詩中,內容豔冶輕薄、格調不高者居多;但就藝術性來說,語言流暢清麗,描寫生動傳神,還是頗具特色的。他間或也寫些山水風光的詩句,清新可喜,體物入微,像“天迥浮雲細,山空明月深”;“思君如落日,無有暫還時”;“煙裡看鴻小,風來望葉回”;“苔色隨水溜,樹影帶風沉”等詩句,頗有唐人小令風致。
他的《獨酌謠》四章,流傳較為廣遠,唐代詩人盧仝曾襲用這一表述方式,寫出著名的《七碗茶詩》。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
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
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
五酌盂易覆,六酌歡欲調。
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
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
凌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
寧學世人醉,揚波去我遙。
爾非浮丘伯,安見王子喬!
撰寫歌詩之外,他還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曾譜寫《黃鸝留》、《臨春樂》、《金釵兩鬢垂》等曲調,與倖臣共制歌詞,“被以新聲,選宮中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歌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
五
榮辱興亡兩口井,龍頭鼠尾一局棋。
想那開基創業的陳武帝,闖槍林,衝箭雨,南北馳驅,出生入死,費煞移山氣力,奪得萬里江山;可是,真正坐上龍墩,滿打滿算不足三年,最後便撒手塵寰。而到了末代皇帝后主手中,什麼祖傳基業,國脈民心,統統視之為輕煙,棄之如敝屣;整天擁著嬌姬美女,伴著文人狎客,沉緬於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驕縱奢侈,荒淫無度,過著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
武帝雄才大略,朝乾夕惕,日不暇給;而後主卻是終日流連酒色,不恤政事,荒淫誤國。他的寵妃張麗華,進退嫻雅,容色端麗,每當舉目流盼,光彩照映左右。常於閣中靚妝,臨軒倚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而且,才辯無雙,記憶力極強,善於觀察人主顏色,因而得到後主的極度寵愛。臨朝之際,常將麗華抱置膝上,共同決定國家大事。 於是,大臣們就透過宦官,同她勾結,從事賣官鬻爵與製造冤獄等禍國殃民的勾當。
與武帝恭行節儉、愛民恤物相背反,後主奢侈無度,認為現有的居處簡素,未足為藏嬌之所,遂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凡窗牖、牆壁、欄檻之類,皆以沉檀木為之,飾以金玉,間以珠翠。服玩珍奇,器物瑰麗,皆近古所未有。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名花。每當微風拂動,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後庭,月明之夜,恍如仙界。
後主最大的癖好,一是美色,二是詩酒,整天擁著嬌寵的張貴妃、孔貴嬪等八名美女,連同江總、孔範等十幾名文人、“狎客”,在宮廷裡舉辦詩歌酒會,自夕達旦,習以為常,無視民間疾苦,不理朝政。中書舍人傅縡進諫說:
。 想看書來
陳朝的兩口井(4)
陛下近來,酒色過度,……小人在側,宦侍弄權,忌恨忠良好像仇敵,俯視
百姓直如草芥。後宮綺繡充盈,馬廄到處都是菽粟,而百姓卻啼飢號寒,流離蔽
野,神怒民怨,眾叛親離。如果再不改弦易轍,臣恐東南王氣,自此而盡。
後主見報,勃然大怒,將他賜死獄中。從此,直臣皆緘口噤聲,後主則更加驕奢淫逸,百姓生計日益迫蹙。
六
見到陳王朝如此腐敗不堪,雄心勃勃的隋文帝楊堅遂頒下詔令,歷數陳後主二十大罪,揮師東進,大舉伐陳。五路大軍一齊向京城建康進發,陳朝的守將紛紛告急。而安臥臺城的後主和寵妃、文士們,卻每天照舊醉得七顛八倒,收到警報也不拆封,往床下一丟了事。後主說:“東南一帶是個福地,從前北齊攻過三次,北周也進軍兩次,都失敗了。這次隋兵,還不是照樣來送死!”
兵臨城下之日,儘管城裡尚有十幾萬兵馬,但那些寵臣、嬖倖哪個懂得指揮;將士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隋軍如入無人之境,當即把後主連同幾個嬪妃一同俘獲,然後押解到京城長安,去朝見隋文帝。文帝赦免了後主的罪愆,賞賜甚厚,後來還曾多次接見,為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