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4/4 頁)
日軍的第一次試探就此結束。
正月初七晨,大霧。
小西行長十分緊張,他很清楚,這種天氣有利於掩藏部隊和突襲,便嚴厲部隊加強防範,但讓他意外的是,整整一個上午,對面的明軍卻毫無動靜。
想來想去卻全無頭緒,無奈之下,小西行長決定再玩個花招,去試探明軍的虛實。
他派出使者去見李如松,表示願意出城投降,希望明軍先後退三十里。
李如松說:好,明天就這麼辦。
但雙方心裡都清楚,這種虛情假意的把戲已經玩不了多久了,真正的好戲即將開場。
正月初七夜。
不知是小西行長看《三國演義》上了癮,還是一根筋精神作怪,繼昨夜後,他再次派出近千名日軍趁夜出城,結果又被巡夜的明軍打了個稀里嘩啦。
小西行長毫不氣餒,今天不行,明天再來,一直打到你走為止!
但他已經沒有機會了,因為就在這天夜晚,李如松召開了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軍事會議。
會議剛開始,李如松便通報了他計劃已久的進攻時間——明日(正月初八)。
當然,為何此時宣佈作戰計劃,他也作出瞭解釋:
“倭軍所派奸細如金順良等四十餘人,已於近日被全部擒獲,我軍情報,毫無外洩。”
大家恍然大悟。
如果過早宣佈計劃,很可能洩露,不利作戰,而明天打仗,今天才通報,除了保密外,還有另一層意思:就算有奸細,現在去通報,也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開會的就這麼些人,如果到時軍情被洩,要查起來,那是一查一個準。
這明擺了就是不信任大家,實在讓人有點不爽。
更不爽的還在後頭。
“明日攻城,各位務必全力進攻,如有畏縮不前者,立斬不赦!”
末了還有一句:
“不準割取首級!違者嚴懲!”
雖然李如松極不好惹,但當將領們聽到這句話時,依然是一片譁然,議論紛紛。
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專門解釋一下,在明代,戰爭之後評定軍功的標準,就是人頭,這也容易理解,你說你殺了幾個人,那得有憑據,人頭就是憑據,不然你一張口,說自己殺了成百上千,上那裡去核實?
甚至明軍大規模作戰,向朝廷報戰果的時候,都是用級(首級)來計算的,而且事後兵部還要一一核實,多少人頭給多少賞。
所以在當時,人頭那是搶手貨,每次打死敵人,許多明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