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我雖然不是聖人,但能夠幫到一個算是一個好了!一會兒招募難民,多招募一些有家庭的吧!”
“只是少爺!這樣恐怕會不太好吧?招募一些壯丁和婦人就是了!何必如此呢!這些自有官府來管理!”莫師爺勸諫道。
唐繼光緩慢卻堅定的搖了搖頭,伸手指了指心臟的位置,看著遠處衣衫襤褸的難民,道:“我不是聖人,但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些底線。能夠幫到就幫好了!那些壯丁雖然重要,但他們也相對好找到活命的工作,但老弱婦孺則不同了!至於朝廷……”
唐繼光說到這裡,流露出一抹冷冷的嘲諷。明朝的官吏從朱重八定下那超低薪水後,他們已經註定了要成為貪官。正所謂千里為官只為錢,十年寒窗皆為財。
如果真是老老實實的當官,那就像海瑞那樣,逢年過節才吃得上那麼幾兩豬肉,住著一所破舊的院子。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經商,怎麼也不會比這個差。
萬曆那十多萬兩和糧食撥下來,唐繼光估計真正落在民手中的,估計一半都沒有。特別是那些糧食,說不定大部分都進了商人的手中,使得他們繼續趁機發災難財。
“這樣的明國不要也罷!”唐繼光目光忽然凌厲了起來,輕聲喃喃道,
“少爺!你,你剛才說什麼了?”莫師爺似乎聽到什麼,看向唐繼光的目光也有些驚恐了。
“沒有!”唐繼光掩飾過去。他剛才這話太過誅心了,恐怕也沒有人敢對彷彿巨人一般的明朝打造反的小心思。
第156章 萬曆四十四年【上】
難民的日子非常難熬,更加讓人驚訝的是,在淮北居然聚集了三十多萬流民,而淮北一地的淮安府和徐州合計起來的駐軍只有兩個衛所駐軍。
分別是東海中所和大河衛,前者編制是一千一百二十人,後者是五千六百人,加起來也就是六千七百餘。但明朝後期的衛所,對他們幻想一下就好了,別以為真的認為都是滿編的。只有大概百分之五十左右在編的,而且這百分之五十其中又超過百分之六十是老的老嫩的嫩,而且還是面黃肌瘦的那種。
剩下的千多人,又只有百來名家丁可看一戰,其他都是掛著兵丁名頭的農奴,他們拿鋤頭還比拿長矛熟練十倍。唐繼光實在懷疑,如果有人在淮北這裡振臂一呼,會不會造成明朝滅亡呢?又或者明末席捲天下的農民大起義提前爆發呢?
須知不過淮安府、徐州二地兵力千餘人,而三十萬流民當中少說可以組織出十萬大軍,五萬精壯。對付沒有多少士氣的衛所士兵,完全可以解決了他們。再加上**哈赤剛剛建立後金,明國邊軍的注意力肯定放在女真人身上。短時間內將給予了起義軍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到發展。
唐繼光甚至都考慮自己是不是做這一個‘振臂一呼’的人。但考慮了三番後,唐繼光還是作罷。現在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造反起來可以多少把握。再說雖然歷史上農民起義軍似乎都是正義的,但因為資金短缺,再加上農民起義軍往往因為饑荒而造成。使得他們每到一處地方,都是劫掠當地是糧食、金錢,對當地造成的只有破壞,並沒有建設。
就好比陝西、甘肅一帶,之所以如此荒蕪,也和明末農民起義軍當初的破壞有很大的關係。再說農民起義軍基礎如此之薄弱,要打多少年才能夠打下一片鞏固的根據地啊?這些年來,不就等於幫助了**哈赤牽制明朝,給予了他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嗎?
唐繼光可不願意幫助**哈赤,哪怕是間接性的幫助。
但唐繼光也沒有去提醒淮安府的地方官應該注意流民,唐繼光準備順其自然。
唐繼光自己則在靠海的雲梯關一帶架起大鐵鍋煮粥,一方面救濟流民,另外一方面也招募流民。招募流民非常簡單,流民往往一文錢也不要就願意為奴為婢,只要一個要求,就是能夠吃飽飯。唐繼光花費最多的錢,反而是簽訂契約的公人所費的錢財。這個公人其實就是公證人,由衙門中人擔任,一般會抽出百分之六作為公人稅。
唐繼光索性給衙門送去了一千兩,衙門登時無視其中的一切,還給唐繼光送去印章,也就是說唐繼光想買多少個人就買多少個人。這大概相當於包月吧!
其實也怪不得衙門的官吏如此爽快,皆因正常買賣一個人三十兩,他們收取的公人稅也不過是一兩八錢,一千兩就相當於買五百個人才有的了。而現在更是奴隸價格直線降低,他們去做公人,最多也就得到幾百文。
唐繼光又花費五百兩買通了雲梯關的衛所士兵,流民從容在雲梯關一帶出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