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頁)
繼光補貼他們,第三年,唐繼光才得到些許收益。
而且唐繼光知道臺灣北部是亞熱帶氣候,多雨林。這也就意味著會有很多的熱帶疾病,這些都可以導致難民一定程度的減員。另外還可能面對土著的攻擊,這就需要軍隊了。還有糧食都是要靠海運的,海運糧食,那唐繼光就沒有海船貿易了。
ps:父親病了,進醫院,木木實在沒有時間碼字。今天更是隻誰了五個小時。明天還要出去幫忙,希望大家見諒,今天只有一更。
現在欠四章。
第155章 難民如潮
這些難處,都使得唐繼光不得不精打細算,要不然他肯定會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莫師爺知道唐繼光誤會了,解釋道:“少爺想多了,三十兩銀是平時的價格,但現在都是難民。只有給他們一口飯吃的,他們都願意為奴為婢了。就算是買,估計一兩銀就可以買到一個大漢了,如果少爺你拿糧食去買,還可以買得到更加多呢!只是糧食價格比平時要貴,這恐怕難以購買大量的糧食!”
唐繼光也回過神來了,訕訕然笑道:“我倒是沒有想到現在是什麼時候,讓莫師爺見笑了!”
莫師爺倒不以為意。“少爺是做大事的人,不在意這些小事情是正常的,要不然在下恐怕也沒有工作可以做了!只是海船這些要準備多一些!”
唐繼光被莫師爺一說,也放開了心胸,哈哈一笑。“行!這事情就交給你來處理!”
唐繼光是一個比較傾向於行動的人,他立刻以買糧賑災的名義,向袁一驥和潘相求助。唐繼光給每人送上一張五千兩的銀票後,袁一驥和潘相立刻放行。袁一驥將官倉中的糧食,以八錢銀一石的價格,賣了二萬石給唐繼光,共計一萬六千兩。
潘相也透過強賣的方式,以八錢銀子一石的價格,從大商戶那裡買了一萬石給唐繼光。因為是大商戶的,唐繼光隻眼開隻眼閉。在明朝這個年代,那些大商戶的都是沒有幾個好人。唐繼光自然犯不著為他們向潘相求情,惹得潘相不高興了。
不過潘相對此倒是有些歉意,袁一驥給了唐繼光二萬石糧食。而他潘相只是給了一萬石糧食,這差距也太大了。而且潘相也打聽到了,二人得到是銀錢是一樣的。於是潘相開口,要買下唐繼光帶來的銅礦石。
唐繼光也想早日脫手,雙方一拍即合。當初那些本地商戶來購買,都欺負唐繼光是外人,壓低價格。唐繼光自然不是傻瓜了,一塊銅礦石也沒有賣出去。現在有潘相接手,對於唐繼光而言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對於雙方也有利。
十船的銅礦石,一共賣出了十七萬兩。潘相將之提煉出來,卻得到近二十一萬兩的利潤。這也和日本的技術落後有很大關係,銅礦上帶有少量的銀礦。見得到如此大的利潤後,潘相大喜過望,也因為這事情潘相和唐繼光關係越發密切。潘相還因此有心和唐繼光合作,壟斷日本的銅礦石外貿,當然那已經是後話了。
而唐繼光在三萬石糧食送入海船的時候,並非無所事事的坐等,而是找了福州城內所有的鐵匠鋪。讓他們打造一萬個鋤頭、五千柄斧頭、二千個鐵犁,為如何開荒臺灣做準備。同時向福建全省購買,二千頭耕牛。
這些雖然非常繁瑣,需要熟悉雜項的文吏才好解決,可惜唐繼光手中只有莫師爺一個人。最後莫師爺給唐繼光找了一個同鄉來,唐繼光考究一番後,最後決定讓此人留在福州,幫助他處理這些事情。
當然了,唐繼光也不可能真的完全信任他,也在這事情上託了潘相幫忙。唐繼光相信有潘相在,就算那個紹興師爺想搞出什麼冬瓜豆腐來,也得琢磨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得住江西、福州二省稅監使的怒火。
…………
這就是淮河嗎?
只見在淮河北岸一個個看似小土包的東西連綿不絕。但仔細一看,卻發現這不是什麼小土包,而是一間間房屋。…;
莫師爺走南闖北倒是知道這是什麼,對唐繼光解釋道:“少爺,這上難民修建的土屋。在地上挖一個土坑,挖出來的泥土往兩面夯實,再在上面放上樹枝。睡覺的時候往裡一鑽就可以了。倒也簡單方便,只是一旦下雨,這屋子就成了水坑。”
“只是現在這個情況,難民恐怕想的是自己的房屋被淹了!”唐繼光苦澀道。
莫師爺沉默了半響,冷漠的說道:“少爺!這就是命,理不了那麼多的了!”
只是這冷漠的背後,又經歷過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才會變得如此冷漠呢?
唐繼光嘆了口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