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不準擅自逮捕人民及擅自徵收稅捐。
劉恆這項命令,證明了一件事:中國人即令生在被歌頌的“文景之治”的盛世,侯爵的娘、侯爵的妻、親王的兒子,以及政府高官,一高興或一不高興,都可以隨意逮捕平民,玩玩貓捉耗子游戲。要你的女兒你拒絕,逮捕你。要你的房屋田地你拒絕,逮捕你。我出門時你走避不及,逮捕你。忽然看你不順眼,逮捕你。而他們又可以徵收捐稅,窮人的血汗錢,窮人的賣兒賣女錢,只不過供他們吃一杯酒。如果你抵抗,如果你真的繳納不起,那就又回到固定位置——逮捕你、凌辱你、拷打你,最後,一具血淋淋的屍體抬回家門。
劉恆這項命令有沒有執行,是另外一個課題。而就在這項命令中,並沒有禁止侯爺本人和王爺本人對人民逮捕和徵稅,老孃老婆只要透過兒子或丈夫的手,照樣橫掃全國。
龍
黃龍在成紀(甘肅省靜寧縣西南)出現。劉恆徵召公孫臣,命他當研究官(博士),公孫臣跟其他儒家學派的知識分子,重新提出土神是西漢王朝的保護神(土德),草擬改革曆法,及改革法定衣服顏色草案。宰相張蒼自此逐漸失勢。
水德土德,五行運轉,本是連篇鬼話。問題是,鬼話只要有人相信,就是人話,相信的人如果手中掌握權柄,鬼話就更升了一級,成了真理,勢不可當。
在成紀出現的那條黃龍,意義重大。“龍”這玩藝,跟“外星人”一樣,都是想像出來的動物,誰都沒有見過。截至20世紀末葉,科學家終於證明中國傳說裡的龍並不存在。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卻活蹦亂跳地在一個荒僻小縣出現,可能是人們把一條大蜥蜴硬當成龍,也可能是一次官場騙局,公孫臣跟他的夥伴,在精密的佈置下,隆重推出。一則打擊張蒼,一則圖謀自己前程。
大酺
紀元前164年,魔法師新垣平叫他的夥伴拿著玉杯到皇宮呈獻。事先,新垣平向劉恆報告:“皇宮門外,有一種寶玉之氣。”不久,果然玉杯出現,杯上刻字:“人主延壽”。新垣平又說:“我夜觀天象,今日太陽將再度出現中天。”不久之後,天已正午,太陽果然向東方退回,然後再走向正午。劉恒大為驚佩,下令把明年(前163年)改稱在位元年,特准全國平民歡宴。
全國平民歡宴,文言文稱為“大酺 (音pú【僕】)”。西漢政府法律:三個人無緣無故在一起飲酒,罰銀四兩。以後專制制度日趨精密,限制更嚴,平民不準穿某種衣服,不準住某種房子,不準戴某種裝飾,不準乘某種車輛(商人甚至根本不準坐車,但總算允許乘船,可謂皇恩浩蕩,否則做生意的人只好游泳過江),積成中國傳統政治中最陰暗的一面。這陰暗面一直未被髮掘,以致近代知識分子相信古人過著伊甸園生活,好不自由自在,甚至有人聲稱中國人自由太多!連吃肉飲酒,都要政府下令特准,再請參考前173年劉恆宣佈的禁止巨官隨意逮捕小民的詔令。不禁為中國人落淚。
上一次“大酺”時間,在紀元前222年。秦王國連滅五國,統一天下,秦王嬴政特別允許平民來一頓大吃大喝,以示慶祝,距今已58年,才遇到西漢帝劉恆再一次高興。一些短命的朋友,恐怕一輩子不知道什麼是滿桌酒肉的宴會。
劉恆改革喪禮
紀元前157年,西漢王朝(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皇帝(五任文帝)劉恆(本年46歲),在未央宮逝世。
中國歷史上,劉恆屬於第一流君王。長期###及一個接一個大屠殺,在劉恆手中,塵埃落
定,人民終於回到和平。而他的樸實生活,也確為當代建立一個最好榜樣。自從上古以降就根深柢固的厚葬,劉恆用實踐做了一次使萬民讚賞的突破措施。他要求薄葬,並縮短守喪時間。只因帝王之死,可比一條豬之死嚴重得多,除了有關係的親屬和官員外,連平民都得跟著倒楣。而帝王之喪,謂之“國喪”,國喪期間,人民不準演戲、不準喝酒、不準結婚、不準理髮,甚至不準笑逐顏開,都要為那個已死的當權分子一心一意地悲哀流淚。膽敢拒絕,那可是惹了虎頭蜂,非死即傷。
從劉恆的遺詔,可發現一心一意悲哀流淚的人實在不多,為了支撐場面,政府不得不強迫平民“自動自發”地進宮哭泣。禮教和權勢逼人作偽,劉恆都一一禁止。然而,在以後的漫長曆史中,統治階層的老毛病不斷髮作,雖然有人力主薄葬,結果仍是厚葬,祖先崇拜的情操,使做兒子的人,覺得如不長期守喪,就是不孝;做部屬的人,覺得如不搞得熱熱鬧鬧,就是不忠。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