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父母的孩子一樣,你也是你自己的父母。”在這兒,我還要加一句:你同樣是別人的父母(或朋友)。在《我們為什麼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一章中,希爾曼列出了為人父母的6種型別,他認為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親)所從屬的型別,以及此型別的家庭教育產生的結果,直接決定了你當前的人際關係狀況。 ● 足夠好的媽媽—這個概念由英國心理分析學者D·W·溫尼 ● 可()首次提出,指的是那種竭盡全力滿足孩 ● 子需求的母親,她們使孩子的成長按照適度的方向發展。 ● 管得過寬的父母—當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這種父母依然把 ● 孩子握在手心裡。從而,當孩子從懵懂少年長成了獨立的成 ● 年人時,他們並不感到驕傲,而是覺得羞愧和內疚。 ● 遠離孩子的父母—希爾曼把這類父母稱作“管得過少的父 ● 母”。在孩子的成長期,如果父母一直不在身邊,當孩子長 ● 大之後,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會產生“渴望接近,卻害怕被傷 ● 害”的尷尬結果。 ● 自戀的父母—按照希爾曼的觀點,自戀的父母培養的孩子 ● “很難對他人付出感情”,因為他們“不可能付出自己尚未得 ● 到的東西”。 ● 沒把握的父母—沒有把握的父母培養出沒有把握的孩子, ● 就像希爾曼所說的那樣。他們“渴望得到肯定,被告知自己 ● 是優秀的、有價值的、有競爭力的以及有愛心的;但是,他 ● 們卻無法自我肯定”。 ● 愛批評人的父母—經常受到父母指責和批評的孩子,久而 ● 久之,在他們的心裡就會形成這樣一種觀念:父母永遠是對 ● 的,自己永遠是錯的。 你是否判斷出你的父母屬於以上哪個型別了呢?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處得如何?如果將上面的“父母”替換為“兄弟姐妹”,怎樣把他們也歸入各類呢? 問問自己,然後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的父母對你的培養並不盡如人意,你與兄弟姐妹的關係也不甚融洽,你生命之初的生活模式對你如今的交友和人際關係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所幸的是,重新審視自己童年受到的教育並不算晚。現在,你完全可以把童年時被灌輸的並非正確的處世之道拋在一邊,按照自己對世界的所知所感,按照自己現在的模樣,重新編寫與人交往的各項準則。 正是透過觀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事方式,你的內心建立起了相應的關於愛與友誼的概念。 那麼,你的家裡人是如何處理爭執、怒氣和批評的呢?你是在他們的鼓勵下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還是永遠地把秘密埋在心底?你的父母教給你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是事事靠別人?你是否曾因過於依賴別人,而把身邊的朋友都給嚇跑了?你是否受到過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體罰、虐待和辱罵? 正如我在《若遇友情傷人時》所提到的,“家給了我們一切”。幼年時受到的傷害對我們長大成人後的私人交往和夥伴關係都會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顯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40歲的琳達是一位離異的單身母親,她有一個十多歲的女兒。在琳達的童年記憶中,從11歲到16歲她一直遭受著繼父的虐待。那段記憶長時間地影響著琳達與他人的交往:“不論在家裡、在辦公室還是跟朋友在一起時,我總是處於對異性的恐慌之中。” 自我測試: 童年經歷對你的職場交際會有哪些影響 回答以下問題,你將瞭解到,影響自己與同事或商業夥伴建立並保持友誼的關鍵性因素: ● 你和你的父親相處得如何? ● 你和你的母親相處得如何? ● 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處得如何? ● 你第一次與別人交朋友的經歷是怎樣的?那是一段美好的回    
家庭——通向辦公室的起點(2)
● 憶,還是痛苦的往事? ● 在你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如果別人惹你生氣,你是怎麼處理 ● 的? ● 你怎麼看待自己對別人的嫉妒和羨慕? ● 你是否總愛和別人一爭高低? ● 面對激烈的競爭,你的反應是鬥志昂揚、盡力爭取還是垂頭 ● 喪氣呢? ● 從家人對你態度中,你是否使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 ● 你們家是否視正直為珍寶? ●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父母是否擁有朋友?他們的關係看 ● 上去怎麼樣? 對於每一個你在工作中認識的朋友或潛在的朋友,你可能需要將上面的問題進行一定的重新編排,而你得到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據交情的深淺和當時的情境,你既可以向朋友就全部或某些問題進行直接提問,也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