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問:15世紀以前,中國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科技強國,但此後,這種優勢地位轉到了西方手裡。近代以來,中國對世界的科技貢獻這麼少,其中有哪些制約因素?
陳志武:這也是我和許多人一直在探討的問題。要研究中國的貢獻為什麼這麼少,不如去看看西方的成就為什麼這麼大。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但在15、16世紀,就有了伽利略等這樣出色的科學家。在更早的15世紀,西方航海家已經開始環遊世界。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中國和西方的科技地位發生了逆轉。這一切為何開始於15世紀,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第一,是否有學術自由、人們的思想是否受到約束、個人才能的發揮空間到底有多大,這些制度機制對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發端於14、15世紀的文藝復興,逐漸把西歐城邦國家從專制*、王權、宗教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人們有了創造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文藝復興不僅僅是文化藝術的復興,也是思想的解放,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空間。文藝復興並沒從本質上改變人的原始能力,關鍵是制度上對自由的保障為創新提供了必要的環境,讓人的能力更能發揮。
第二,西方的產權制度,讓創造發明的個人和企業得到了好處。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之後建立的憲政制度限制了王權對私人財產的隨意侵犯,同一時期在西方其他國家建立的司法獨立、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原則,都為1780年開始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對產權保護制度的進一步要求提供了關鍵性基礎。之後,美國、英國等在私人財產、專利、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有了私有企業和智慧財產權的可靠保護,人們顯然會更願意作最大的投入從事科技創新,這種基於私有產權的激勵力量是無可比擬的。如果沒有這個激勵,科技發明是逼不出來的。
第三,以股票市場為代表的快速財富兌現機器,會激發更多人投身於科學研究,會催生創新文化。英國是工業革命開始的地方,但它後來被美國趕上和超過了,使美國在過去150多年中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科技發明中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英國的激勵環境不如美國好。到19世紀末之前,英國證券市場交易的主要是債券。而美國的股票市場,從19世紀中期開始,就掀起了鐵路、電話、汽車、電腦等一次接一次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熱潮,這使它很快擁有世界上最發達、交易量最大的股票市場。這樣一來,成功的創業者、創新者在他們還非常年輕的時候就能把已建成的企業股份以非常好的價格賣出,把他們企業的未來收入提前兌現。換句話說,在沒有美國這種發達股市的傳統社會里,一個創業者即使非常成功,但他成功的果實也要等上幾十年、百多年才能一年一年地實現,要幾代人才能兌現財富。但是,透過股票市場,你今天就可把預期的未來財富提前實現。財富兌現週期的加快和提前,肯定會吸引更多的追隨者,鼓勵人人都去創新、創業。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官僚體制不利於科技進步(2)
這幾年,很多中國的IT、網際網路、手機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就是利用了全球化的機會,把許多年輕人的創造力在短期內變成了財富。今年(2005年)8月,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當天,股票價格達到了120美元,37歲的李彥宏一夜之間成了擁有9億美元的富翁。不僅如此,百度員工中身價達到1億美元的有7個,1 000萬美元的有一百多個,而這些人中,很多都是5年前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媒體對這些案例的廣泛報道,會激發很多年輕人對科技的興趣,讓他們每個人都意識到透過創新自己也可以是下一個李彥宏,建立下一個百度。美國的蓋茨28歲時就成為幾十億美元的富翁,還有戴爾等。因為股市創就的李彥宏、蓋茨這類故事在過去150年的美國社會已經有成千上萬個,你能想像其示範效果對美國創新文化的意義嗎?股市對實現財富速度的加快,其能力真是令人激動!
事實上,由於中國IT行業透過到美國上市創造了一個個財富神話,這已經使該行業的創新活力為中國各行業之首。金融全球化的效果之一是把美國的創新、創業文化帶入了中國。
問:那麼,對照國內的情況,在您看來,中國目前的科技體制存在著哪些問題?
陳志武:中國自然科學獎曾經連續4屆一等獎空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也曾經連續6年空缺。這說明國內的科學研究缺少原始創新,缺少智慧財產權的重大發現。這中間的問題很多,歸納下來主要有這樣一些原因:
科技管理、科技研究的行政化問題。政府對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