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第2/4 頁)
“在臣看來,武烈王的態度非常堅決,無論是調十萬北軍回鎮京師,還是拒絕王賁以徵發關東兵役補充北疆鎮戍力量的妥協之策,其目的都是一個,緩解中央財政,確保輕賦薄徭之策的實施,不惜代價推進中土的和平和統一。”
“他已經拿到了徵發北疆邊郡兵役的授權。”蒙嘉再次打斷了李斯的話,“雖然徵發邊郡兵役可以大大減少中央財政的支出,但無法阻止武烈王把代北力量拓展到整個北疆地區。”
李斯笑笑,反問道,“武烈王是否徵發了邊郡兵役?武烈王是否在奏章中告訴我們,他為了擊敗匈奴人的入侵,必須徵發邊郡兵役?”
“沒有。”李斯自問自答,“武烈王在取得咸陽授權的時候,曾說過,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絕不徵發邊郡兵役。目前他已經贏得了司馬尚和北行轅統率的支援,北行轅四軍主力正在向蒼頭河一線集結,他本人也正在日夜兼程趕赴蒼頭河一線。我想問一下,假如武烈王在蒼頭河一戰而定,擊敗匈奴人,並迫使匈奴人從北地戰場撤兵,就此完全緩解北疆危局,那麼我北疆鎮戍是否還急需徵發兵役?”
蒙嘉臉色微變,沒有說話。
李斯和周青臣、司馬空互相看看,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冷厲。
始皇帝皺眉沉思。
李斯已經說出了他的決策,相信武烈王,聯合武烈王削弱王賁等西北疆統率對北軍的控制力,也就是說,讓武烈王把代北人的勢力拓展到整個北疆地區,雖然武烈王的實力因此而增長,但武烈王受制於中央財政的制約,只能維持二十多萬鎮戍軍。在北疆困窘局面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武烈王也不敢輕易徵發邊郡兵役,如果徵發,則意味著北疆愈發困窘,而困窘的北疆人會從擁戴武烈王到痛恨武烈王,武烈王一旦失去了北疆人的支援,他的實力也就不堪一擊。
中央只要用財政鉗制北疆,則武烈王始終受制於咸陽,那麼在中央財政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北疆和咸陽會維持一個穩定局面。
反之,假如以扶植王賁等西北疆勢力來遏制和打擊武烈王,那麼中央既無法緩解北軍矛盾,不得不長期困擾於北疆局勢,也無法防範兩者妥協之後聯手抗衡中央的重壓,所以最有利於中央的抉擇就是,配合武烈王重創王賁等西北疆勢力,然後以中央財政來鉗制北疆武力,最終在確保北疆安全的基礎上實現整個中土的和平統一,讓大秦迅速恢復國力。
李斯是“集權”貴族的代表,“集權”貴族的選擇很簡單,削弱和打倒一切阻礙集權的力量,而其最強大的對手就是豪門貴族。
“集權”貴族集團中沒有豪門貴族,但有皇帝的支援,而大秦第一權貴武烈王也是堅持“集權”道路,只不過他的政治理念是從“集權”和“分封”並行過渡到最後的“集權”,這使得武烈王成為中間派,成為“集權”和“分封”兩大貴族集團都竭力爭取和拉攏的物件。當然了,某些時候,也是兩大貴族集團聯手打擊的物件。
上一輪的政治博弈中,武烈王聯合宗室、老秦人和楚系摧毀了關東系的第一豪門貴族馮氏,給了關東系以重創。
這一輪政治博弈中,武烈王把矛頭對準了老秦豪門貴族頻陽王氏,做為李斯等法家大臣來說,無論是出於政治派系鬥爭的需要,還是中央集權的需要,都要義無反顧地給予武烈王以最堅決的支援,即便武烈王的本意不是要置頻陽王氏於死地,他們也要逼著武烈王屠戮頻陽王氏。
為了實現“集權”理想,必須藉助武烈王這把無堅不摧的利劍,斬殺所有阻礙“集權”的豪門貴族。
始皇帝權衡良久,最終還是“集權”理想佔據了上風。
“傳詔,請太尉和駟車庶長即刻進宮。”
第448章 與狼共舞
始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咸陽剛剛頒佈“與民休養、輕賦薄徭”之策,今年的中央財政也是銳減,但國內局勢的好轉尚需時間,而中央的權威迫切需要武力做為支撐,所以,北疆局勢能否迅速扭轉,至關重要。
有鑑於此,咸陽要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十萬北軍回鎮京師的命令不可更改;咸陽要堅決維護武烈王北軍統率的權威,北軍各級統率不得違抗武烈王的命令,更不允許與武烈王公開抗衡;咸陽原則上不同意徵發邊郡或者關東地區的兵役,除非北疆局勢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這一態度基本上否決了王賁的奏議,並導致北疆局勢急轉直下。
蒙恬思考良久,不得不謹慎提醒始皇帝,“匈奴人正在攻擊我長城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