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臨時寄宿在這裡的旅客(都是做一些小買賣的猶太人),一晝夜的工夫,就會被中、西兩域流亡者的生存與精神狀態,壓得喘不過氣來。
走進猶太流亡者社群就等於走進流亡,走進回憶,走進痛苦,走進鄉愁,走進宿命了。
這家小客棧,接人待客還是蠻熱情的。住在這裡的,除了幾位到這裡做小買賣的小商小販,間或也有中國流浪漢、說書人、江湖藝人,以及私奔的情種。他們的到來,總能給流亡者社群的人們帶來一些新鮮故事。
猶太流亡者社群太需要故事了。
……
天下雨了,做小買賣的行商出不去門了(猶太流亡者社群的雨路總是泥濘不堪的),所有的旅客都待在客房裡面,抽菸聊天,或者說命運,或者乾脆矇頭大睡——雨你就可勁地下吧!
雨天裡,住在“猶太客棧”的旅客也能清清楚楚地聽到從那座會堂傳出來的、溼漉漉的鐘聲。
挨著“猶太客棧”的是一家肉鋪。那裡是牛、羊、豬受刑斷命的地方。
那裡一天天總是鬼哭狼嚎的。那個露天大鍋裡的水永遠是沸騰著的,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是那裡的家常便飯。
那個中國矮子屠夫,樣子十分剽悍,他殺牛殺羊殺豬,像切豆腐一樣不費吹灰之力。
他渾身都是血,兇狠的臉上也濺著血點子。一層層的沉血,滯在他的屠衣上,使得他的“血衣”厚而笨重。
被宰殺的牲口中,最不安分的就是豬,它拼命地號叫,使得在這裡瞅光景的閒人看客,個個臉上容光煥發,充滿著亢奮的情緒。
肉鋪外面的土地,都被血浸透成了暗紅色。
小旅館的猶太人閒了,趿著鞋,披著外衣,叼著菸捲兒,到這裡來看熱鬧。
要知道,殺戮,是人世間最引人入勝的一齣戲哩。
入了夜,肉鋪靜極了,然而居然從肉鋪裡,也盪出了那曲《離別》之歌:
別哭泣,別哭泣
迷途的羔羊——
生活總有別離,總有別離。
……
猶太流亡者社群的“四條腿”,是流亡地幾條小街小巷,這幾條小街小巷的名字,都是以俄國、波蘭、法國、英國等國的名人的名字命名的。或者叫塞瓦斯托伯爾斯卡雅街,或者叫華沙街,或者叫果戈理大街。這些大街小巷裡都有一些不同風格的建築,或者是別墅式的,或者是單體公寓式的,也有日本式的房子。
人走進這裡,就等於走進外國了。
在上世紀之初,猶太流亡者社群還是一片沼澤,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批的猶太人、俄國人、日本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英國人、法國人、希臘人等等,相繼流亡到這個地方來。
中國當局就鼓勵這些流亡者,在這荒無人煙的沼澤地上建立他們自己的家園,無論建什麼都可以,而且免收一切賦稅。這是一種閃爍著智慧之光的慷慨。
流亡者的房子大都建在高地上。低處便是沼澤。因此,房子與房子之間又勾連了一些低矮的木棧橋。黃昏落日,這兒的景觀也像彩色版畫一樣的好看。
冬天,落雪了,這兒看上去真是無愧於“中國的小西伯利亞”的稱號了。棧橋的木欄杆上,落滿了黑色的烏鴉。它們的遠處,是那輪將落未落的巨大血日。
我們下面將要講的那些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別哭泣,別哭泣
迷途的羔羊——
生活總有別離,總有別離。
……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猶太人的流亡生活
我帶著十分興奮和愉快的心情回到哈爾濱。我出生在這裡,並且和全家一起度過了我的童年時代——我一生中唯一和家人團聚的時期。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在哈爾濱生活的經歷,都是一件有特殊意義的事情。這次,我的兒子也跟我們一起來祭掃我父親的墓。
我要感謝我的朋友特迪?考夫曼,是他幫我選擇了這篇論文的主題,讓我從我父母的出身講起……像許多居住在哈爾濱的猶太人一樣,我們居住在埠頭區(現在道里區的中心部分),離松花江很近。
而我被送到一所希伯來小學,在猶太民族宗教學校裡學習。顯然,我的父親想讓我對猶太教育有基本的瞭解,包括希伯來語,這些在他的幼年時代一定也學過。這一點,特別有意思。我父親不是純粹的猶太人,他通常不去猶太會堂,然而,他卻想讓我繼承猶太人的傳統。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