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40年代的哈爾濱,城裡沒有多少人。甚至一直到60年代之前,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彼此差不多都認識,包括那些猶太人。總之,你一走出家門,就會碰見猶太人。
這裡僅以中央大街(即當年的中國大街)為例。在中國大街的兩旁有許多店鋪,像麵包房、熟肉店、鮮花店、樂器店、五金商行、時裝店、美容美髮店、啤酒館、咖啡館、旅館、外文書店、漁具店、獵具店、郵電局、首飾店等等,一家挨著一家,牽連不絕,而這些店主至少有七成以上是猶太人。
流亡地哈爾濱對猶太人來說是一個夢之城。於是,他們像天真的孩子似的,出錢,出智慧,出勞力,在這座城市裡建各種各樣的樓房、商店、街道、民宅、花園,總之,努力把這裡建成他們自己的家鄉的樣子,使他們的靈魂能夠生活在一個真實而又充滿著理想色彩的環境裡。尤其是中國大街,這條街簡直成了世界各國建築的博覽會,猶太風格的、法國風格的、英國風格的、俄羅斯風格的、巴洛克風格的、雅典式的等等。要知道,這些建築大多數出自一些俄國籍的猶太建築設計師之手。而這些俄國籍的猶太建築師又多受歐洲特別是法國建築師的影響。在這些建築上無不體現著折中主義、法國古典主義,以及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讓人看得脖子發酸。
的確,只要來了外地的朋友和客人,哈爾濱人總要津津樂道地向他們介紹這條街,臉上閃爍著主人式的光榮感。
由中外這麼多的流亡者,特別是猶太裔的流亡者建設起來的城市,“雜”是它的一個首要的特點。流亡者加上“雜”,應該等於什麼呢?就兩個字:“寬容”。毫無疑問,相容與寬容,是流亡者重要的生存法則和生存經驗。哈爾濱的“寬容”是非常廣泛的,包括文化、宗教(也包括迷信活動)、飲食習慣、語言、婚喪嫁娶等等,幾乎無所不“寬容”。一切都隨你便,沒人憤怒,沒人翻白眼兒,沒人覺得可笑,也沒人覺得不可思議,匪夷所思。一切都各是各的,彼此都相安無事,有點原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味道。
那麼,不同文化背景的流亡者相互之間有沒有影響呢?不能說沒有。比如哈爾濱人就是在今天,還像那些俄國籍的猶太人一樣崇尚技術、喜歡看書。亞伯拉在他的《猶太人為什麼聰明》一書中說:猶太人的求知慾是從小接受家庭教育養成的。當小孩子稍懂事時,母親會在《聖經》上滴一點蜂蜜,叫孩子去吻,讓孩子在心靈上知道書本是甜蜜的。當孩子稍大一點,幾乎都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燒,財產全部被搶光,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錢或鑽石,母親會進一步啟發地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但卻最寶貴的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會告訴孩子: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猶太人重視知識,所以十分尊敬有知識的學者和傳授知識的教師,認為他們比國王更偉大。在猶太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教師比父親重要。有人讓孩子回答這樣的問題:假如父親和教師雙雙遇險,而只能救出其中一人時,你會救誰?孩子一定會回答救老師。因為在猶太人的社會里傳授知識的教師更重要。猶太人有一句格言也反映了這種觀念:為使女兒嫁給學者,即使變賣一切家當也值得;為娶學者的女兒為妻,縱然付出所有的財產也在所不惜。哈爾濱人同樣喜歡讀書,也喜歡喝啤酒,吃麵包,喜歡吃羅宋大菜;雪還沒化盡呢,哈爾濱的女人們就像俄籍的猶太姑娘們一樣早早地穿上裙子;像法籍的猶太人一樣喜歡聽音樂,欣賞繪畫和雕塑;像波蘭籍的猶太人一樣喜歡載歌載舞,喜歡搞設計;像德國籍的猶太人一樣喜歡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你;像美國籍的猶太人一樣無拘無束,開懷大笑;像山東人一樣喜歡吃麵食;像滿族人一樣喜歡養花;像鄂倫春人一樣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像達斡爾人一樣喜歡飛刀走馬;等等。
有人說,哈爾濱人的主要特點,就是豪爽。想想看,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都是海內海外的流亡者,都活得不容易,命運使大家湊到一起來了,什麼文化不文化的,彼此能活下來就是最大的文化。因此,都對對方很熱情,很支援,很幫忙,很直爽,很理解,也很諒解。這是人類靈魂中最為精粹的一種原始的“合力”和“凝聚力”。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呢?
是啊,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來我有意或無意,自覺或不自覺地書寫猶太人的故事的主要緣故。的確,我從小就生活在這個到處都是猶太人足跡的城市裡,記錄猶太人的生活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