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曲人鴻爪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山海經之災厄將至開局木筏:靠萬倍增幅征服世界觸靈偵探事務所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壞傢伙他只想撈錢!全民穿越:死靈法師的崛起幻界風雲錄榮總輕點騙,葉少要心疼融合世界後李蓮花的各種可能門面居然跟全能隊長是真情侶火影忍者:春野櫻的叛逆之路綜漫之亞刻奧特曼報恩?我看你是想以身相許!重生:股市大鱷李明求生:開局萬人屠但我是個好人

同時,他也在題款中說明他數年前與充和在重慶偶然相識的經過:

抗戰中,於顧一樵先生席上獲見張充和女士。蒙為擫笛,唱《彈詞》一折,匆匆廿年,重晤於此。聽歌《刺虎》,裂帛穿雲,非同凡響。蓋偕見夫婿傅漢思博士自美講學歸也。因成一絕以應雅命。塗鴉弄斧,殊自哂也……

蔣先生的題字無形中激起了充和的回憶。直到今天,充和經常想起當年在重慶時,大家一起在顧一樵先生家中召開曲會的情景——原來,那天曲友們提議要由蔣復璁先生唱《彈詞》,但一時卻找不到伴奏的人。所以,顧一樵先生就對充和說:“今天老先生唱曲,沒人吹笛,你來吹吧!”

就這樣,充和很幸運地認識了蔣復璁先生。

因為蔣先生一直身居顯要,他後來在臺灣對崑曲的熱心提拔,使得崑曲藝術從此在臺灣生根,其貢獻不小。

對充和個人來說,1965—1966年間她的臺灣之旅,也因為蔣復璁先生等人的幫助,而成了更加有分量的“崑曲之旅”。

。 想看書來

十一 鄭騫

臺灣高校的曲學教育乃由鄭騫先生(1905—1992)和其他幾位大陸遷臺的學者們——包括汪經昌(見以下第二八節)和張敬等先生——開始的。從前鄭騫先生在北京時,專攻戲曲史,曾與林燾先生(見第三五節)等人參加燕京大學曲社。抵臺之後,鄭騫遂與張敬女士(她從前是羅常培先生的學生,見以上第六節)一起在臺灣大學教詞曲課程,併成立了臺灣大學崑曲社,培養了許多學界中的曲學學者——如曾永義、羅錦堂、王安祈諸位。

由於書法家沈尹默先生的關係(鄭騫先生曾收集了許多沈先生的書法作品),充和早已結識鄭先生。1965年夏天,充和抵臺灣不久,即拜見了鄭騫先生,並請鄭先生在《曲人鴻爪》書畫冊中題字。鄭騫先生當下即在那冊頁上抄錄了一首《南呂一枝花》(取自舊作《李師師流落湖湘道》雜劇):

身住在荒村野店中,

心懸在鳳閣龍樓下。

眼前新寂寞,

夢裡舊繁華。

追想起往日生涯,

才信春無價。

誰念我飄零似落花,

倒不如裴興奴明月船空,

還有個知音的白樂天青衫淚灑。

充和最欣賞那句“誰念我飄零似落花”,因為它寫盡了一位曲人流落海外的情懷。

十二 毓子山

毓子山先生(原名愛新覺羅·毓巙,1925— )是著名崑曲家愛新覺羅·溥侗先生(1877—1950,又名紅豆館主)的兒子。在其父影響下,毓子山先生自幼酷愛崑曲,能唱能作,後又赴日本習畫,可謂多才多藝。1949年到臺灣之後,他開始參加張元和女士的同期曲會,後又加入蓬瀛曲集的陣營。他經常參與崑曲演出活動,最擅長的戲包括《八陽》(《千忠錄·慘睹》)、《小宴驚變》(《長生殿》)等。

有關《曲人鴻爪》書畫冊,充和一直頗感遺憾的是,從前沒有機會請溥侗先生在上頭題字(原來,1930年初充和經常到溥侗先生家中向他學身段,但當時還沒開始有先生這套書畫冊的構想)。所以,1966年元旦那天,當她看到溥侗先生的兒子也出現在曲會時,一時喜出望外,立刻攤開《曲人鴻爪》,請毓子山先生題字。

或許是充和的請求太突然,毓子山先生一時不知寫什麼是好,面對冊子上的白紙,躊躇了好久。最後只好勉強借用杜甫的名句,將之改寫成以下兩句:

清音應屬天上有,

人間那得幾回聞。

沒想到,充和卻很欣賞他改寫的“清音”兩字(杜甫原詩用的是“此曲”二字)。原來,充和最喜歡“清唱”,以為清唱比登臺演出更有情調。

那次充和回美國後不久,就聽說毓子山先生在臺灣多次演劇獲獎。後來,他又被推為華夏教師劇藝社社長。但1991年毓子山先生移居美國長島,從此離開臺灣。

十三 吳子深

吳子深先生(1893—1972)是蘇州著名畫家,擅畫山水竹石,並好崑曲,曾與充和一起唱曲。但在曲會中,他通常不唱,只喜歡聽。他家為吳中望族,資源甚豐,以建美麗的滄浪亭著稱(充和經常在滄浪亭中演唱,故對該亭記憶頗深)。

1949年吳子深先生遷往香港。1965年充和剛抵臺灣不久,吳子深先生即獲張大千先生之請,開始在臺北的臺灣藝術學院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重生]影后的秘密吸血鬼騎士之雪戀專寵米蟲 完結全本重生之我是化學家 完含情沫沫幽王盛寵之懶後獨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