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其實這次延期歪打正著,武昌人民度過了一個安靜的中秋節,同時也讓當局的警惕性有所鬆懈,這時如果按計劃起義,必能打清廷一個措手不及,不過,這幫革命黨可能覺得革命的道路太過平平坦坦,後人寫東西都沒的寫,所以為了照顧諸如筆者這樣唯恐天下不亂的寫手,他們還是要將曲折進行到底。
10月9日下午,本次起義的總理劉公、軍務部長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裡14號機關部點驗完黨員名冊,接著發生了一個大意外,存放的炸彈發生了爆炸,關於爆炸我至少看到三種說法:1、劉公和孫武正在安裝炸彈,劉的弟弟劉同來玩,抽菸時火星引燃了炸藥,引起的爆炸。2、孫武進行炸彈實驗,配置炸藥過程中發生了爆炸。3、孫武在搬運炸彈過程中,一個裝有藥水的小瓶打翻,藥水流入炸藥中,引起反應而爆炸。這三種說法中,第一種最有戲劇性,但也最不靠譜,都是大人,一邊在那安裝炸彈,這邊就抽菸,太小瞧革命黨的智商了。
不管是哪種可能,有一點是肯定的,發生了爆炸,起義的參謀長孫武還未參加起義,就把自己給炸成了重傷。劉公急忙命令李春萱將孫武送往同仁醫院醫治,忙亂間,未及逃離的劉同、李淑卿等6人被聞風而至的俄國巡捕抓獲,更要命的是搜去了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等物,湖廣總督瑞澂在得到俄國巡捕的通報並引渡了幾名革命黨後,隨即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
此時已經被調防到嶽州的武昌起義總指揮蔣翊武匆匆趕回了武昌,召集劉復基、彭楚藩等人在位於武昌小朝街85號的文學社總部召開緊急開會,與會的還有各標營的革命黨代表,因為情況緊急,與會者一致認為事以至此,遲則生變,應馬上起義,於是蔣翊武便籤發起義命令,令各起義部隊當晚(10月9日)十二點以南湖炮隊鳴炮為號,城內外同時舉義。隨後大家該回營的回營,該送信的送信,為保安全,能撤走的都撤走,總部只留下蔣翊武和劉復基等少數幾人。
正在革命黨緊急應對之時,劉同已經叛變,這小子太爺們了,你哪怕挺上一天,就能成英雄了,可惜他做了狗熊。
按照叛徒的交代,小朝街85號的文學社總部暴露,當晚未及子夜,大批軍警即包圍了小朝街85號,彭楚藩、劉復基被捕,蔣翊武當時打扮的像個老學究,竟然沒有引起軍警的注意,趁亂逃脫。接著楊宏勝在運送彈藥的路上被捕。
再說鄧玉麟,他負責給南湖炮隊送信,可因為全城*,鄧這一路躲躲閃閃的,直到深夜12點過後才趕到南湖炮隊,此時已經過了計劃的鳴炮為號的時間,營代表徐萬年只好臨時決定推遲起義。各標營雖然得到了起義的通知,但因為沒有聽到南湖炮聲,於是也都按兵未動,原定的9日晚的起義再次流產。
革命黨緊張,清政府也不閒著,連夜的抓捕行動中,革命黨的據點一個個被端掉,張廷輔、陳宏誥、牟鴻勳等30餘人被捕。
10月10日晨劉復基、彭楚藩、楊宏勝三人在督署東轅門前英勇就義。
至此,武昌起義的所有領導人被捕的被捕,被殺的被殺,整個組織機構完全被破壞,就跑了一個蔣翊武還不知道藏哪去了。
緊張了一整天的湖廣總督瑞澂看大局已定,心裡才踏實下來,電告朝廷,“傳革命黨有撲攻督署之謠,瑞澂不為所動,一意鎮定處之。張彪、鐵忠等各員,無不忠誠奮發,俾得弭患於初萌,定亂於俄頃。”意思是,亂黨謀反,我們哥幾個智勇雙全,已經將他們撲滅在萌芽狀態了。
這也不怪人家瑞澂得意,擱誰在那個崗位,都會認為此次平叛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可事實是,這事還沒有完。
各標營的革命黨人此時大都已得到了蔣翊武簽署的起義命令,做好了起義準備,卻一下和組織斷了聯絡,10月10日整整一天,武昌城中已是風聲鶴唳,清軍警開始大肆搜捕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下令新軍官兵一概不得出營,並曉諭革命黨人自首。大家意識到出事了,出大事了,緊張、焦慮、擔憂、膽怯的心情伴隨著革命黨人度過了漫長的一天。
在所有大人物都不知所蹤的情況下,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勇敢的站了出來。他叫熊丙坤,共進會會員,時任工兵第八營正目,相當於班長,他集合了該營的革命黨人,號召不再等南湖的炮響,而是於當晚起義,以免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大家接受了這一建議,準備晚上動手。
這時候部隊中已經出現了親政府和反政府的兩派,只不過親政府的部隊在明,正在加力搜捕,而反政府的部隊是在暗中磨刀。這種劍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