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弩張的局面難免讓人緊張的透不過氣來,說來就這麼巧,10月10日夜裡7點鐘,清軍工程第八營二排長陶啟勝查鋪至第五棚時,發現該棚正目(班長)金光龍荷槍實彈,於是產生懷疑,就開口詐了一句,“你要幹什麼,想造反嗎?”,這金班長認為自己已經被對方識破,隨即還嘴,“我就是要造反”,陶排長一聽帶著自己的兩個隨從就來搶槍,金光龍隨即高喊“兄弟們一起上啊”,於是大家扭打到一塊,這其中一個共進會的會員叫程定國的,開槍打中了陶啟勝,陶帶傷逃跑後,死於家中。
程定國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情急之下的這一槍,竟然成為了號動全城革命黨起義的訊號,他更加想不到的是他這一槍竟然為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敲響了喪鐘。
聽到槍響,軍營大亂,前隊隊官黃坤榮、司務長張文濤、八營代理管帶阮榮發先後趕來彈壓,殺紅了眼義軍哪裡還聽的進去,連續開槍將這幾位長官擊斃。這時總代表熊秉坤趕到,看此情景,立即鳴笛集合,正式宣佈起義,向楚望臺進發。
楚望臺是軍械庫所在地,之前我們講過,因為害怕新軍起義,已經將他們的武器彈藥都搜繳了,彈藥極其缺乏,因此起義的第一步必須拿下楚望臺。
就在程定國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同時,駐守武昌城北門外塘角的第21混成協炮11營輜重隊士兵*升,點燃草料庫,舉火為號,發動起義,臨近的工程隊也點火響應,隨後起義士兵奔向武昌城內楚望臺。
槍聲打破了的寧靜,火光映紅了夜空。原本已經做好準備的革命黨此時都帶領自己的人馬衝了出來。
武昌城內的第十五協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衝出營門,奔向楚望臺;
陸軍測繪學堂全部學生赤手空拳,奔向楚望臺;
守庫的第八鎮工程第八營左隊士兵起而響應,奔向楚望臺;
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奔向楚望臺。
看了很多的歷史評述,大家對於武昌起義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勝利給予了很多的解答,但大家卻好像集體忽視了楚望臺的存在。
看來,只好由我來代表義軍感謝一下楚望臺了。正是因為存在著這個楚望臺,才使群龍無首的義軍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正是因為存在著這個楚望臺,避免了義軍各自為戰,最終被個個擊破。真是天助革命黨啊。
不多時,到達楚望臺的義軍已達3000多人,熊炳坤的軍階太低,顯然沒有威望也沒有能力統帥如此之多的軍隊。這時候,大家發現了第八營左隊隊官(相當於連長)吳兆麟,此人不是革命黨,更不知道今夜要起義,根本是被裹挾過來的,當時情況亂糟糟的,既然他跟著起義軍過來的,那當然就是革命黨,更為湊巧的是他竟然是這支東拼西湊起來的義軍中官階最高者,吳隊長,你給我們下命令吧,我們下面怎麼辦。吳兆麟面對群情激昂的起義軍戰士,哪敢說自己不是革命黨啊,只好硬著頭皮當上了武昌起義革命軍臨時總指揮。
就是這麼稀裡糊塗的弄了個總指揮,這能行嗎?要不怎麼說革命軍運氣好呢,簡直好的的出奇了,這個吳兆麟不僅能力及其出眾,而且早年也參加過一個叫日知會的革命組織,這時候臨危受命,先約法兩章,一不得濫殺,二服從命令,隨後作出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命已入城之炮兵第八標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以工程營為首,會同起義各標營士兵,向湖廣總署發起攻擊。經一夜激戰,攻下督署,11日清晨,革命軍佔領武昌全城,十八星旗飄揚在了武昌的上空。
一個所有策劃都沒用上的起義,竟然成功了,而貌似強大的朝廷因為一個城池的失手,竟然丟掉了整個江山,為什麼呢?因為武昌起義就是壓死駱駝的那最後一棵稻草。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一章 辛亥革命——將無厘頭進行到底
10月11日黎明,槍聲已熄、星旗飄揚,可接下來該做什麼,卻讓人犯難了。武昌起義臨時總指揮吳兆麟畢竟也只是一個下層軍官,熊丙坤一個班長自然就更加泯然眾人矣,因此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找個有身份有地位能鎮的住場的領導,來妥為善後。 於是諮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囯溶以及議員們都被荷槍實彈的起義軍“請”到了湖北諮議局大樓會議廳,然後告訴湯化龍,你來主持一下這個會議,咱們要選個領導,與會者除了諮議局的議員們外,革命黨人蔡濟民、吳醒漢、徐達明、被“總指揮”的吳兆麟等十餘人,也列席了會議。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熊班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