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的南存輝也不錯,潘石屹也算一個,他是很適合於中國國情的企業家,擁有高水平的商業技術。 txt小說上傳分享
劉曉光的歷史觀(11)
蘇小和:你的評價很高。
劉曉光:其實中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企業家。
蘇小和:我覺得我們一些大的企業,跟包玉剛那一代相比還差得很遠。
劉曉光:那不一樣。首先包玉剛他們是一種完全自主運作的載體,第二他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動力機制,產權非常清晰,拉一船掙五個大洋,全分掉了。
蘇小和:屬於不同的產權問題。
劉曉光:另外,他們確實也走上了很專業化的道路,做船就做船,做鹽就做鹽,有少數做化工的。那代人也很專業,那一代的企業家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很高,當年商會地位很高。
蘇小和:我看過一個關於商會的史料,商會提出“如果我們沒有權利就不交稅”,這已經有一種*憲政的訴求了,就像當年的美國一樣。
劉曉光:最近我看了很多很奇怪的現象。我在紐約時看到一個叫做“城市合作組織”的團體,聚集了美國紐約最好的企業。這個組織就幹兩件事,一件事是不斷地提建議,另一件事就是做公益事業,他們組織的主席是輪流的,也挺有意思。 優秀的投資集團模式是相關多元化的
蘇小和:請你描述一下你大概的知識結構。
劉曉光:我的知識結構是這樣,當兵、進工廠、上過大學、學商業經濟。對於投資、地產、外匯、金融都比較熟,因為接觸的面太多了。將近30年了,天天對付地產商、投資商、外匯、進出口、商業、股份制改造、金融、證券、期貨、基金、擔保、保險。我跟你談話的時候思路是來回變的,一會兒我想著地產,馬上要轉換到證券上,再過會兒就擔保,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的主業格局是5—3—2,50%打到了基建上,就是汙水處理、高速公路、地鐵這些建設,30%是做地產的,還有20%是做金融服務的,比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