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古人在這方面的說法:
《養生要集》中說:“道人蒯京雲:春天之日一施精,夏及秋當一月再施精,冬當閉精勿施。”並非上述所說的次數為最佳,但可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髮之時,也是發情期。冬天則相反。具體次數要因種族,年齡,體質的不同來定其標準。正常的應是感到行房後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如果感到疲勞,乏力,則視為過之。房事對自然環境的選擇也是有所禁忌的。《三元延壽參贊書》論房欲中說:“孫真人曰:天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慾。凡大風、大雨、大霧、雷電霹靂皆所不可”。雖然古人不能精確指出原因,但經驗告訴後人,環境氣候惡劣時行房事是有害的。
現代生物學的研究證實人體的生物鐘控制著許多生理變化,例如:人體的溫度是在凌晨2:00………6:00時偏低的,而在下午17:00………18:00時卻偏高,血壓在早上低晚上高,呼吸速度白天要快些,晚上要慢些,其它如細胞分裂,血液的成份、凝血的時間、眼內壓力、腎上腺分泌、尿液成份等等,無不是有日變化週期,除了日鍾外,人體還有其它的生物鐘,一般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大致以一個月為一週期。人的情緒好壞也以28天為一週期,人的體力變化以23天為一週期,智力的高低以33天為一週期,人的疾病也會週期性發作,西藥的療效與時間有關,如用洋地黃治病,在清晨4時用藥的效果等於平時用藥的40倍。生物鐘的快慢還是可以調節的,一年四季的變化,人的生物鐘也能自然地適應。
生育者雙方不妨仔細地觀察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做一個記錄,找到兩個人都處於最佳的狀態時,最好之前分居一週左右(可增加激情),再按古人對環境要求過性生活,便可生出具有雙方遺傳優勢的寶寶。年輕的夫婦一定要試一下喔,為了國家的昌盛和民族的興衰。
慾望與養生
慾望是每個人的精神需求,從哲學的角度來分析,是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唯物主義觀點應是,物質在先,然後是精神的昇華,中國傳統古代哲學“道”是強調性命,雙修,長壽是建立在一個健康的機體上。佛是修心養性,從精神上入手的,這其中也不無一定道理,因為人們太多的慾望導致心腎不合。在物慾橫流的時代,修心正好抓住主要的問題,精神和物質是可以互相轉化的,關鍵是看每個人養生時主要解決什麼問題。
怎麼樣認識自己的慾望是來自生理本身的需要,還是精神刺激導致的呢?例如:食慾是生理需要,因為餓了想吃飯,還是因為色、香、味的引誘,以及記憶中美味食品造成的食慾?大多肥胖者,都是從過度的食慾中開始。再如:性慾,中國古代道家養生的流派中有一種修練方法是房中術。練丹術就是利用性的自然衝動加以導引,收至丹田,練精還腦的方法能長壽,如果修練者不能把握火候,會練偏,反而出問題,性是人身體正常的生理需求,但是在養生中,一定是先腎後心,也就是腎的功能聚集一定的能量,需要性行為的輔助完成衝動過程時才可以性交,否則,靠各種刺激手段產生性衝動,久之對身體是有害沒有利。
如果一個人長期性壓抑,就另當別論,養生的過程,就是一個尊循自然規律和科學的過程,人們在完善知識的同時,也不斷完善自我。
毒品的致命要害是什麼?
前面我們曾讀過,慾望與養生的關係,吸毒的過程,讓人精神上產生一種快感;毒品的危害是無止境的追求這種精神慾望,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身體隨著這種慾望,消耗直到死亡,生理上的依賴是可以透過藥物控制,但精神上產生過的感覺,使吸食者不能忘記,總想再次體驗,這就使吸毒者成為一種嚴重的精神病的患者。許多精神疾病,都是過度刺激,不能調節造成的,俗話所指“走火入魔”,健康是指身心兩個方面。要學會靜靜地體會身體內部的需要,把生理需要和精神慾望區分開來透過古代健身方法,如道家氣功,瑜咖等等的練習,做到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對生命的意義有正確的認識。 。 想看書來
吃素食與吃肉食有什麼不同?
飲食習慣對於健康很重要的。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長壽的人群中發現長壽的人是以素食為主。同樣是補充營養,為什麼吃素食能長壽呢?
我們來探討一下,素食與肉食的區別,舉個例子,汽車燒柴油時,會排很多黑煙,而燒高標號的汽油排出氣體會清潔很多,簡單的解釋就是,吃肉時,除了需要的營養以外要代謝出大量廢物,能夠代謝的完全是有條件的:身體的代謝旺盛,是指體質好的年輕人或運動員等,代謝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