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和效仿能力非常強。他們總能利用非主流的弊端,打打擦邊球。尤其精明的商人,更能把握機遇。如果他們缺乏善良,缺乏道德規範,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必定讓人張目結舌。
原本“雙軌制”的出臺,是為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可部分掌握權力的人們,乘此進行“官倒”,導致“通貨膨脹”。到頭來,吃苦頭的,還是老實巴交的廣大民眾。
制度的弊端,導致不良後果,這是必然。道理非常明白,官要發財,就必須要依賴商,這官商勾結,互惠互利。官才能將“權”轉化為“利”。就必須依託商家,來作為媒介。這就很自然出現大量的“倒爺”。
“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號召,道為他們開了先河。從而,又拉大了貧富差距。毛同志終生為之奮鬥,縮小三大差別的理想,付之東流。
在那“造導彈人的收入,不如賣雞蛋人的收入”的奇怪歲月。還有多少人?會安分守己的,去為社會主義做貢獻呢?“下海經商”不就成了,睿智人們的首選之路?本篇主人公,簫支平,就是哪,特殊時代的產物。
人生抉擇
簫支平,一無官職,二無家庭背景。憑著他那,天資聰慧的智商,在“官倒”盛行的年代,利用“雙軌制”的弊端,從掌握計劃經濟的“官爺”手中,拿到計劃材料單,進行倒賣,換取差價。這也叫“賣批文”。儘管他分到的利潤,只是小頭,但他還是率先步入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號召行列。
簫支平,原本也是個非常正直的人,他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是在毛同志時代教育體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年輕時,他的靈魂,相比之下,還是較為純潔的。
在那,並不提倡應試教育的年代、天資聰慧、而又頗有思想、個性的他,理所當然的成為,學習成績優異的佼佼者。
學生時代的他、一直過得非常順利。班幹部、“五好學生”、“學習積極分子”,從沒落過。
同學們羨慕他,鄰居們誇獎他,父母親寵愛他。使他養成了,自以為是、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傲慢狂妄,“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性格。
他似乎很難聽得進逆耳的話。儘管他,愛好廣泛、博覽群書、知識淵博,能言善辨。然而;真正從內心欽佩他的人,不是很多。這也難怪,妒賢嫉能,也是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嘛!
他有一個特點;無論做什麼事,都善於用心去做,用腦子做。因此;無論做什麼?總比一般人顯得出色。
從表面上看;他好像,比同齡人顯得成熟。也許是,缺乏社會背景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在仕途生涯中,他是個白痴。那時候的他,把一切看的太純潔、太完美。過於正直的他,一直想圓自己仕途的美夢。
因此;在恢復高考的那年,他沒有選擇參加高考,而是選擇了“部隊”鍍金,在那知識分子淪為“臭老九”的年代裡。各級領導階層,可是清一色,扛過槍的人吶!
然而;他在人生轉折的關鍵時刻,他選擇錯了方向。白白地浪費了,五年美好的時光。
簫支平為何那麼喜歡做官呢?那是他打小,就嚐到了做官的甜頭,從小學啟蒙,到高中畢業的學生時代。他就一直都是班裡的領導幹部,那指揮別人,訓斥別人的感覺,甭提多舒心。
也不光是蕭支平,誰又不想當官呢?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就有“升官發財”之說嗎?這“官”和“財”本屬兩碼事,可我們就喜歡把他們扯到一起。
蕭支平一貫覺得,這世上,最容易做的事,就是當官。幹活指揮別人,動嘴不動手,即便發表演說,寫點發言稿,也可指揮別人代勞。不然秘書不就成了擺設?當官既能光宗耀祖,又有別人奉承巴結,真可謂;名利雙收。
當然,要真正做個“人民公僕”的好官,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做了。只可惜,好像這種官,實在又不是太多。真有幾個人能達到,“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境界呢?
可他,確實沒有做官的命,就他那性格,生活理念,為人處事風格,真的不適合做官,假如他真的做了官,沒準,輸掉的,很可能是性命。他主要是,沒深刻領會民族文化“精髓”的含義。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失必有得,人生的挫折,往往也能讓人,明白許多道理。人要想改變環境太難,要去適應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有句話說“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本來也有點道理,最起碼,經過磨、爬、滾、打,能鍛鍊人的意志。
然而簫支平,後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