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 頁)
從 1937 年開
始的 12 年戰爭和內戰,現在能得到的最好的估計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上沒有
顯出任何明顯的上升或下降的趨勢。在戰爭時期,中國某些部分的人均產量
和收入可能急劇下降。一些文化人受到不利的影響。特別是薪金固定的教師
和政府職員,他們的薪金跟不上通貨膨脹;但在戰後和 1948—1949 年最後崩
潰之前這段時期,城市工人相對來說生活得好一些。
日本入侵後,華北的農業生產受到打擊,城鄉間的商業聯絡被破壞。1946
—1949 年的內戰期間,這個地區的農業和商業狀況很可能比別的地方更壞,
因為這裡是戰鬥中心。1940 年後,中國未被佔領地區的作物生產開始下降,
在剩下的戰爭時期比 1939 年平均低約 9%。1942 年實行田賦改徵實物和糧食
徵購,加上引起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徵兵的加速,看來減少了農民的實際收入。
但在國民黨控制的內地,工業生產從一個低的起點開始增長,直到 1942 或
1943 年。戰後時期,1946 年通貨膨脹重新開始,並在 1948—1949 年失去控
制,這對沿海、城市部分比對華南和華西內地農村的影響更嚴重,後者的總
產量或許很少變化,雖然流入城市的食物和農業原料由於貨幣的急劇貶值而
減少。①
人口的一個值得注意的部分的收入在下降,而人均國內總產值保持不變
或略有上升,這是可能的。但在農村地區和在大多數農業人口中間,“沒有
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在 20 世紀前半期,地主正在積累生產的增長份額。事實
上,有限的可用資料表明,租佃率甚至略有下降,在政治混亂時期,地主收
租常常有困難”。②
1937—1949 年間,民心確實變了,但甚至在那時主要也不是因為在沒有
嚴重的天災人禍的情況下,經濟不能支援中國人口維持一般的(和低的)生
活水平。1952 年的產量已經恢復到 1949 年以前的最高水平,迅速的恢復幾
乎完全靠的是一個新的和有效的政府在恢復現有企業的生產方面取得的成
功,而不是靠新的投資。就 1949 年之前的 40 年的其餘部分來說,20 年代和
30 年代初的內戰、乾旱(例如 1920—1921 年在華北)、洪水(例如 1931 年
長江的洪水),以及其他自然災害確實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公共福利,但不一
定是他們的物質福利,這是一個真正重要的區別。在政治混亂和戰爭造成的
人身極度不安全的情況下,收入即使略有增加也是一種可憐的補償,相反,
如果有更多的個人和國家安全,即使很低但卻穩定的人均收入也可能受到歡
迎。
① 巫寶三:《中國國民所得,1933、1936 及 1946》,《社會科學雜誌》,9。2(1947 年 12 月),第 12—
30 頁,估計 1946 年的國民收入比 1933 年低 6%(按照 1933 年物價)。關於上海工人,見 A。多克?巴尼特:
《共產黨接管前夕的中國》,第 78—80 頁;關於 1937—1949 年華北的農村經濟,見拉蒙?H。邁爾斯:《中
國的農民經濟:河北和山東的農業發展,1890—1949 年》,第 278—287 頁;關於戰時中國未被佔領地區
和戰後的通貨膨脹,見張家璈:《惡性通貨膨脹:中國的經驗,1939—1950 年》,第 59—103 頁。
② 珀金斯:《中國 20 世紀經濟的增長與結構變化》,第 124 頁,引邁爾斯:《中國的農民經濟》,第 234—240
頁,和珀金斯:《中國的農業發展》,第 5 章。
工業
在講述清末的中國經濟時,我們注意到在 1895 至 1913 年間,至少有 549
家利用機械動力的製造業和礦業企業是由中國民間和半官方創辦的。這些企
業的創業資本共計 1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