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米約旱穆嘸�故捅鶉說納�鈑胛幕��
對西方的文化,對西方的語言,對西方的一切表面現象,如果能真真切切地把握了其本原,東西方之間一定會消除許多的誤解,能夠更加客觀地理解對方,當然,這涉及更多文化層面上的交流。只有透過對歷史、語言、藝術等所有方面的深入學習才真正可以透徹認識這一切。
從這個意義上看,東西方的交流和交往確實需要更多人較真,需要更多較真的人傳播,需要更多傳播的人成為橋樑。
30而勵
風暴主播思考中國與世界第一部分 當東方遇到西方1996年,我還在外交學院讀書的時候,第一次注意到中文“龍”和英文“dragon”的差異。從那時起,每當和西方的朋友聊天,都會提起這個詞。後來,無論是去倫敦參加世界英語演講比賽,還是在耶魯大學給美國學生上課,我一直用這個例子來折射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誤解。
西方人認為,中國人通常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中確實有特殊的含義,不僅僅是代表著某種動物,還是在中國文化漫長的發展史中形成的一種圖騰,有其確定的象徵意義,也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符號。
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是遠古人類文明兩大發源地之一。人類文明的初級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解決糧食的控制問題。能夠有計劃地控制農作物的生長、繁殖、儲藏,就可以把人類在解決食物上耗費的大量時間節省出來,才可以有閒暇的時間來從事其他的事情,文明由此發端。而解決糧食問題的核心又是對天氣的預測,甚至是適應,並能夠針對不同的天氣有計劃地協調不同作物的生長、播種等。此時,龍的象徵意義就浮現出來了。
龍象徵著風調雨順,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可以控制風雨的圖騰,是可以抵禦自然災害的神靈。黃河流域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雨水來得突然、迅猛,又消失得無聲無息,因此,一旦有了可以依託的有形神靈,人類就可以透過祭祀、禮拜、燒香、做法事等活動來寄託美好的期望。因此,龍就成為中國人的圖騰,隨後,中國人也將自己稱為龍的傳人。
西方也有所謂的“龍”,他們稱之為“dragon”,這個詞源自於古希臘,代表的是一種有翼的蛇形動物,口中*,象徵怪異、兇猛,寓意邪惡等。
正是因為這兩種神靈外形相似但所承載的意義不同,東西方之間互相解釋的矛盾由此凸顯出來了。
關於龍的解決方案
經過十年就這個話題的廣泛探討,我總結出了一些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解決方案一:請西方人把中國的“龍”翻譯成“long”, 從此以後,英文字典裡,l…o…n…g除了形容詞“長”以外,就會多了一個名詞的解釋:“中國傳說中的具有良好象徵意義的像會飛的蛇加上野獸頭的吉祥動物”。同時,請中國人把“dragon”翻譯成“德拉根”,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西方民間傳說中的*怪獸”。
解決方案二:所有會說外語的中國人,團結起來,用流利的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告訴西方人“龍”和“dragon”不是一回事。
解決方案三:所有中國人和我們的國家一起,用行動證明:中國代表的是和諧與文明,偉大與包容。龍代表的是善不是惡,是水不是火。
我以為:如果能做到解決方案三,改不改字典,說不說所以然,都不那麼重要了。那樣,不知不覺中,“dragon”已被中國人賦予了新的意義。事實勝於雄辯,西方人常說:Show it,not tell it (去展現給人看,而不是說給人聽)。最好的向西方人證明自己的辦法就是展示給他們看,讓他們口服心更服。而中國當然應該,也必然繼續以“龍”作為民族的象徵。這一點並不需要討論。
龍的誤譯,也許純屬偶然,或者並非出於什麼惡意,就像中國人當年也把“Africa”譯成了“非洲”,就有懂中文的外國人為此打抱不平說:“非”這個字在漢語中代表的都是不好的意思,不應該用來形容如此美麗廣袤的大陸。而事實上,中國人今天在說到“非洲”的時候,從來不會往那個方面去想。我們曾經稱韓國的首都為“漢城”,可是,又有幾個人在提到“漢城”的時候會去想一千年以前的歷史,而不是辣白菜和烤肉呢?
而每一個英國人當提到新約克(紐約的直譯,約克是英國的一個郡)的時候,腦子裡想的難道會是那段殖民歷史而不是他們心中嚮往的時尚、現代和繁華之地嗎?世界上知道紐約(新